民生

在红“新”社区看见文明新生活

2024/07/25 12:33 来源:社区文化网    阅读:1792

       何以消烦暑,端坐一院中。连日高温,挡不住陆连根大伯夏夜参加文化活动的兴致,吃过晚饭后,他便来到社区文化家园,与老朋友们挥毫泼墨,以文化滋养内心。在杭州市钱塘区下沙街道新元社区,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得以充分展现,辖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繁花似锦”。

       红“新”社区,绘就文明蓝图

       垃圾乱扔、电线私拉乱接、杂物乱堆堵塞楼道……新元社区新溢苑老小区老年居民及外来租户众多,早些年不仅环境面貌差,居民之间的矛盾纠纷也时有发生,亟须推动乡风文明建设。“我们通过挖掘红色资源、开展红色服务、传承红色文化,不断提升居民整体素质,打造文明社区。”社区党总支书记李强介绍,近两年逐渐摸索出一套“党建+文明融”治理模式,成风化人,文明让居民生活更美好。

      走进这个红“新”社区,红色走廊、红色阅览室、文明实践站……处处彰显着“红色基因”“红色传承”“红色文化”。缓步前行,红色长廊展示了党的发展历史、社区的党建文化风貌;来到对外开放的红色阅览室,节假日,不少居民带着孩子来阅读“红色书籍”,这里不仅有党建报刊书籍,还有适合孩子们的“红色读物”。浓厚的“红色”氛围,对居民起到潜移默化地影响,使辖区党员、群众从红色文化的学习中获取向上动力。

       在文明实践站,一群银发志愿者格外引人注目,他们是社区在册党员及退役军人,为红色阵地建设发挥余热不遗余力。由老干部、老党员组成的红色文化宣讲队、银发志愿服务队,社区党总支组织的“主题党日”活动中经常见到他们的身影,七旬老党员沈桂泉主动申请加入。部分老党员则以亲身经历、红色记忆讲好红色故事,对社区党员、居民进行党史教育。20名老党员则发挥自身特长,成为文化艺术讲师、医疗志愿者,将红色文化融入休闲娱乐活动,并提供医疗健康、精神关怀服务。

       目前,社区党总支牵头组建的5支文艺队伍接受居民“点单”,想学舞蹈、书画,想了解非遗技艺,想参加什么“培训班”,尽管开口。老同志们有了“舞台”,在带“学员”时毫不藏私,并巧妙地将思想教育融入教学中,积极助力社区治理。文明停车、文明养宠、不占用公共空间、不污染公共环境……红色文明新风拂过居民心,以前让人头痛的不文明现象已悄然消失。

        文化阵地,传承熠熠发光

       社区文明程度提升了,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可观可感,如何巩固文明成果?“从1951年6月设立新元乡,到2005年12月更名为新元社区,再到如今的文明社区,细数这些年的发展历程,我们感受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李强说,深入融合优势资源,全力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和传承,既留住了乡愁,也进一步彰显了文明成效。

      文化“软实力”是推动基层繁荣的“硬支撑”。非遗文化、传统戏曲、书法、围棋……今年以来,新元社区将诸多传统文化元素引入社区文化阵地,特别是在春节、元宵、端午等群众重视的传统节日,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让居民零距离体验传统文化魅力,满足了大家文化学习、娱乐休闲、素养提升等多种需求,在弘扬传统文化的同时增进邻里情,还加深了社区文化底蕴。

       “孝善是优秀的传统文化理念,社区评选居民中的优秀模范,宣传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我们很支持。”年近九旬的老党员来成多是社区银发志愿服务队的领头人,这些年社区“孝善”文化蔚然成风,不仅本地居民深受影响,还推动了流动人口的融入,他和老伙计们都有切身体会。

       2023年,社区流动党员王红友被下沙街道授予流动党员先锋示范人物——志愿之星称号,荣誉背后,是王红友夫妇为人称道的多年孝善之举。2015年,夫妻俩来到新元社区创业、生活,看到社区老年居民多,很多人因为子女平时忙于工作疏于照料,存在就餐、生活自理以及精神孤寂等方面的问题,两人一合计,主动报名参加社区居家养老照料中心的志愿服务活动,把需要帮助的老人当成亲人一样服务,久而久之,成为社区老年人交口称赞的“爱心按摩师”。

       值得一提的是,传统美食文化在新元得以传承发扬,还成了新老钱塘人沟通的别样纽带,促进了流动党员、流动人口加速融入社区的步伐,“下沙味道”进一步加深了新钱塘人对本地风土人情的认同感和融入感。2022年1月,杭州市钱塘区社会发展局认定31家单位为第一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新元社区的“沙地酱菜制作技艺”是其中之一。居民们在不同的季节里制作应季的酱菜。

       “酱菜制作技艺工坊”设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二楼,约50平方米,是社区非遗项目——新元酱菜制作技艺开展活动的场地,新一代新元人把这个酱菜制作工坊更重要的是当作一个教育和传承基地。社区按季节定期组织制作酱菜活动,邀请酱菜“老把手”带新手制作酱菜,把传统制作技艺和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美好品德传承下去。

        服务平台,“文治”浸润人心

       以文化为笔、服务为墨,在基层融合治理这张纸上画出平安风景,殊非易事。近些年,新元社区在发展过程中面临不少“老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是社区“文化服务全覆盖”,部分居民却依旧“遇到矛盾纠纷不讲理”。

 

       “我们打造文化服务平台,既是为了丰富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也想通过提高整体文明素质,从根本上减少基层矛盾纠纷。”李强说,释放文化的社会治理功能,寓文于治、以文促治成为社区解锁治理难题的“密钥”。

       今年年初,社区邀约共建单位、社区居民共同商讨“文化如何融入社区治理”,精准对接各方需求,确定通过多元化服务吸引不同领域、不同文化层次的居民参与文化活动,突出全民参与、服务全民,将“全民效应”放到最大。此前,社区向辖区居民征集“文化服务融治理”方面的“金点子”近百个,对意见建议整理分类后,重点进行文化阵地改造提升。太极拳、舞蹈、书法绘画、摄影艺术、插花……如今,社区的“文化课堂”成为居民提高文化素养、促进邻里关系、化解矛盾纠纷的重要文化阵地。

       “自从参加了‘文化课堂’的文化活动,我学到了很多东西,还有了自己的朋友圈,生活变得有滋有味。”王阿姨从老家哈尔滨来到杭州与儿子一家生活,离开亲戚朋友,加上对天气、居住环境等不适应,她一度情绪低落。今年5月,她与更多“老漂族”及本地居民通过“文化课堂”结识,找到了同“新”精神家园。

       社区还把“文化”理念融入志愿服务活动中,由社区在职党员、退休老党员、流动党员带头,居民代表、网格员等组成的3支志愿服务队,每月参与政策宣讲、文明宣传、救护培训、安全演练、环境整治等各类文明实践活动,通过“有热度”的常态化为民服务,营造“与邻为善”的和谐氛围。同时,与杭州市钱塘区红十字杭蓝救援队等社会机构,以及杭州联合银行下沙支行、钱塘区经信科技局等企事业单位达成合作,为居民提供专业化可“点单”的公益服务。

       从“送文化”到“种文化”,再到“文明之树”荫庇全体居民,新元社区的“文治”之路走得越发顺畅。除了充分挖掘“银发资源”,近年来社区还培养出一批优秀社区合伙人、妇女代表及青少年代表,这些有生力量在社区文化建设、邻里纠纷等领域发光发热,助力社区深化探索基层治理新路。(郭庚新  钱佳丽)

供稿单位:杭州市钱塘区下沙街道新元社区

 


责任编辑:王云河

社区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