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

毕节市五举措“质量强链”,强力助推天麻产业发展见成效

2024/11/26 16:40 来源:社区文化网 阅读:7.8万

2024年以来,贵州省毕节市聚焦天麻品种培优、基地建设、质量服务、品牌培育、质量支撑,深化天麻质量提升,持续推进质量强链工作。目前,毕节市已成为贵州天麻种植面积最大的市(州)、全国林下仿野生天麻最大产区,形成了“大方—七星关—赫章”天麻产业带,全市天麻产业已逐步实现从种植到生产、加工、研发、销售的全产业链发展。

截至目前,全市种植天麻24.73万亩,预计全年可产鲜天麻8.5万吨、实现一产产值36.6亿元。开发天麻酒、天麻菜品等系列药食同源产品100多个。培育万亩产业乡5个,建成100亩以上规模化种植基地574个,建成标准化溯源示范基地3个,建成天麻饼生产线3条,在建现代化产地加工基地5个,培育麻种生产经营主体63家、种植面积5.29万亩,“两菌一种”远销云南、陕西、湖北、安徽等地。

一、强化源头质量控制,推进品种培优。一是强化良种繁育。借助全国天麻道地产区及地理资源、气候环境优势,在海拔1400米至1900米区域种植天麻。大方县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授予“国家基本药物中药材(天麻)种子种苗繁育基地”,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全国唯一的“国家区域性良种(天麻)繁育基地”。全市现有天麻品种3个,良种繁育基地面积达3.96万亩;“贵天麻九龙1号”(乌天麻)品种正在进行田间试验,预计2025年年底完成选育认定。二是降低种植成本。创新采取菌棒代替木材的新型栽培技术,开展液体菌种培育,提高菌种活力、提升菌种纯度、加快菌种生长速度,使天麻生长周期缩短1.5年以上,木材使用量节省超过80%,天麻产量增幅达2至3倍。三是建设“定制药园”。通过抓好良种繁育推广、种植技术规范、质量评价体系等关键环节,强化过程管理规范种植,持续推进“定制药园”建设。全市共建成省级示范“定制药园”及培育单位15家,建设面积3.71万亩,主要种植天麻、黄精等;2024年申报创建“定制药园”5个。

二、强化标准基地建设,夯实质量基础。一是争取支持资金。组织天麻相关项目(课题)申报上级部门科技计划项目,5个项目(课题)获得立项支持,其中,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课题1个,获支持资金700万元;省级科技计划项目4项,获支持资金238万元。二是打造核心产区。毕节高新区与贵州食品工程职业学院、贵州八幺幺文旅集团合作,成立“贵州两山天麻公司”,投资3.5亿元打造广州产业园西南天麻交易中心、天麻产业大数据平台、天麻展示中心。三是强化园区建设。以七星关、大方、赫章三地为重点,以大健康产业为主导,充分利用天麻药食同源利好机遇,打造3个集产品研发与加工、人才培养、展览展销、体验品鉴为一体的三产融合产业园区。

三、强化产业链条发展,抓好质量服务。一是强化标准引领。编制《大方天麻标准体系》,概括了天麻种植、管理等155个标准。指导相关企业制定《大方天麻初加工技术规程》等10项地方标准,指导贵州九龙天麻有限公司制定实施萌发菌液体菌种生产技术规程、蜜环菌液体菌种生产技术规程、奢香牌天麻西洋参枸杞子酒、九龙腾牌天麻胶囊等标准。二是申报支持项目。组织相关企业申报质量发展项目,贵州九龙天麻有限公司申报的“天麻质量管理提升”项目,获得省市场监管局2024年重点立项质量发展项目,获得支持经费4万元。“奢香牌天麻西洋参枸杞子酒质量提升”案例入选《2023年度贵州省质量发展典型案例选编》。三是质量强链助推。绘制天麻产业链质量“一图三清单”,围绕“毕节天麻产业链质量图谱”,针对天麻产业链标准制定不够、品牌培育开拓不足等质量问题,找出质量共性问题12个,制定出质量攀登目标,充分发挥标准、检验检测、计量、知识产权、认证认可等质量基础设施作用,助推天麻产业链质量联动提升。

四、强化品牌培育推介,提高产品知名度。一是推广地标使用。论证、设计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与大方天麻图形商标组合商标。制定大方天麻区域品牌公共标识使用管理办法、大方天麻区域品牌公共标识使用指南、大方天麻品牌体系构架、管理规范、服务规范、标识规范等7项商标品牌规范。引导种植、加工、销售大方天麻的市场主体申请使用“大方天麻”地理标志专用标志,鼓励企业积极用标、规范用标。二是夯实品牌基础。开展“大方天麻”市级区域公用品牌创建工作,现已完成品牌形象logo设计;提炼“大方天麻 贵在道地”品牌宣传标识,联合大方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共同申报全国质量品牌提升大方天麻产业示范区。三是强化品牌推介。组织天麻相关企业到广州参加贵州品牌农产品大湾区系列推介暨招商引资活动等大型展销会、推介会。举办第3届毕节天麻博览会活动。组织开展“赫章核桃、赫章天麻”区域公用品牌推介及IP形象发布会,促进“政产学研金服用”互相协调。组建“毕节天麻产业协会”,利用协会不断健全完善“大方天麻”区域公用品牌保护协作机制,合理确定公共品牌的规范使用。

五、强化业态多元发展,深化质量支撑。一是开展信用融资。组织贵州九龙天麻有限公司申报省中小企业信贷通,获得贷款300万元。培育九龙公司、同威药业、药材药业、达灵药业等4家企业为省级专精特新企业,每家获市级奖励资金10万元。二是加大科研投入。2024年毕节市中医医院省级示范性中药制剂中心开展8个品种院内制剂研发,大方县统筹400万元天麻产业资金支持县中医医院天麻制剂楼建设;全市共获省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民族医药科研立项13个、支持经费18万元;推动贵州省天麻研究院落户大方,申请办理种子(苗)经营许可证11个,培育中药材种业企业25家。三是多元业态发展。抓住“药食同源”认定的契机,开发出天麻咀嚼片、天麻汤包、天麻糕点、天麻面条等食品及天麻胶囊、天麻酒、天麻饮料等高附加值产品。支持中医医疗机构联合食品、餐饮等企业开展“药食同源”产品研发,多渠道开展中药材产品销售。以培育生态黔菜体验店、布局黔菜进景区为契机,创新研发具有地方特色的天麻菜品,目前,大方和百里杜鹃已推出天麻豆腐、天麻饼、冰镇天麻、天麻豆腐鸡等新品。(龙俊梅 郭雪飞)


责任编辑:王云河

社区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