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

认识慢阻肺:慢性“呼吸杀手”的防治指南

2025/01/15 18:17 来源:射洪市疾控中心 阅读:1.3万

慢阻肺,全称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简称 COPD),是一种常见的、可预防和治疗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它主要以持续存在的呼吸系统症状和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为特征,气流受限通常呈进行性发展,这意味着病情会随着时间逐渐加重。

慢阻肺的发病与气道和肺组织对香烟烟雾、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异常慢性炎症反应紧密相关。当我们长期暴露在这些有害物质中,如吸烟、空气污染、职业粉尘等,肺部就像一个不断遭受攻击的 “战场”,久而久之,气道和肺泡受损,引发持续的炎症,进而导致气流进出肺部受阻。

许多人会将慢阻肺与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混淆,实则它们关系密切。慢阻肺常常是在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慢性支气管炎反复的咳嗽、咳痰,经年累月,使得气道逐渐狭窄、变形;肺气肿则是肺泡像过度充气的气球,失去弹性,回缩能力减弱。当这些病变发展到一定程度,出现持续的气流受限,慢阻肺便悄然登场,成为威胁健康的 “隐匿杀手”。


慢阻肺的症状表现多样,且会随着病情的发展逐渐加重,犹如一场 “渐进式” 的健康危机。

起初,很多患者会出现慢性咳嗽,仿佛肺部有个 “小闹钟”,常常晨间咳嗽明显,夜间还会有阵咳或排痰,扰人清梦。随着病程推进,这咳嗽就像 “赖上” 了身体,可能终身都挥之不去。咳痰也是常见症状之一,一般为白色黏液或浆液泡沫性痰,偶尔会夹带血丝,像是身体发出的 “预警信号”,清晨排痰量往往较多。而一旦病情急性发作,痰液就变得汹涌起来,量增多,还可能出现脓性痰。

气短或呼吸困难堪称慢阻肺的标志性症状。早期,它就像个 “小尾巴”,在患者较剧烈活动时悄然出现;而后愈发嚣张,日常活动甚至休息时,都让人感觉气不够用,胸口像被一块大石头压着,呼吸急促又费力。部分患者还会经历喘息和胸闷,尤其是重度患者或病情急性加重时,那种胸部的紧绷感、呼吸时的哮鸣音,仿佛是肺部在 “抗议”,令人苦不堪言。

到了疾病晚期,慢阻肺的影响不再局限于肺部,全身性症状开始显现。患者可能出现体重下降,身体日渐消瘦,仿佛被病魔 “抽干” 了精力;食欲减退,面对美食也提不起兴趣;焦虑、抑郁等精神问题也可能找上门来,让患者不仅身体受苦,心理负担也日益沉重。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症状,实则是慢阻肺逐渐侵蚀健康的有力证据,一旦察觉,绝不可掉以轻心。


慢阻肺的发病是多因素交织的结果,犹如一张复杂的 “病因网”,将健康笼罩其中。

吸烟堪称慢阻肺的头号 “元凶”。烟草燃烧时产生的焦油、尼古丁、一氧化碳等大量有害物质,如同 “恶魔的爪牙”,无情地侵蚀着呼吸道。它们损伤气道上皮细胞,让纤毛运动变得迟缓,原本负责清扫气道垃圾的纤毛 “罢工” 了,气道净化能力直线下降;同时刺激支气管粘液腺和杯状细胞增生肥大,粘液分泌泛滥,气道被痰液堵塞,气流受限。长期吸烟,肺部反复遭受这般 “折磨”,慢阻肺便悄然滋生,且吸烟量越大、烟龄越长,患病风险越高,甚至二手烟暴露者也难以幸免。

空气污染是又一重要帮凶。室外,工厂废气、汽车尾气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等污染物肆意弥漫,它们一旦被吸入,就会对气道粘膜发起 “攻击”,破坏纤毛清除功能,刺激粘液大量分泌,为细菌滋生提供温床,给慢阻肺埋下隐患。室内,若长期使用劣质燃料取暖、做饭,像烧煤、烧柴时释放的烟雾,同样含有诸多有害成分,在通风不佳的狭小空间里积聚,悄无声息地侵蚀着家人的肺部健康。

职业粉尘和化学物质也是不可小觑的致病因素。对于矿工、建筑工人、化工从业者等,长期暴露在粉尘飞扬的环境,如矽尘、煤尘,或是频繁接触化学毒物,像甲醛、氯气等,这些微小却致命的颗粒、刺激性极强的物质,经年累月地损伤气道与肺泡,使肺部组织逐渐纤维化、失去弹性,引发慢性炎症,一步步将人推向慢阻肺的 “深渊”。

呼吸道感染好似一根 “导火索”。病毒、细菌、支原体等病原体趁虚而入,引发感冒、支气管炎、肺炎等疾病,导致气道黏膜充血、水肿,分泌物骤增,气道阻塞加剧。反复感染之下,肺部伤痕累累,正常结构与功能遭到破坏,为慢阻肺的发生、发展大开 “方便之门”。

遗传因素在慢阻肺发病中同样扮演着角色。部分人群存在 α1 - 抗胰蛋白酶缺乏等遗传缺陷,使得肺部天然的防御与修复机制受损,如同为慢阻肺的侵袭 “撤掉了防线”,在外界有害因素刺激下,更易患病,让慢阻肺呈现出一定的家族聚集倾向。


当慢阻肺这个 “隐匿杀手” 悄然来袭,如何精准识破它的伪装至关重要,这就需要借助一系列专业的诊断手段。

肺功能检查堪称诊断慢阻肺的 “金标准”。它就像给肺部做了一场 “体能测试”,通过检测患者在最大吸气和最大呼气时的气流速度,评估肺功能是否受限。其中,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与用力肺活量(FVC)的比值是关键指标,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后,若 FEV1/FVC<70%,意味着存在持续气流受限,慢阻肺的 “嫌疑” 便大大增加。而且,肺功能检查不仅用于诊断,还能判断病情严重程度、评估治疗效果,如同精准的 “肺部健康标尺”,指引后续治疗方向。所以,对于慢阻肺高危人群,定期进行肺功能检查不可或缺,千万别等症状严重了才追悔莫及。

慢阻肺虽 “来势汹汹”,但通过一系列有效的预防措施,我们能够筑牢健康防线,抵御它的侵袭。

一、戒烟无疑是重中之重。吸烟是慢阻肺发病的关键因素,戒烟后,肺部炎症可逐渐缓解,气道功能慢慢恢复,能大幅降低患病风险。无论烟龄多长,何时戒烟都不晚,哪怕已患慢阻肺,戒烟也能阻止病情加速恶化,为健康 “止损”。

二、减少空气污染暴露至关重要。室外空气质量不佳时,如雾霾天,尽量减少外出,必须外出则佩戴专业防护口罩;室内保持通风,安装空气净化器,使用清洁燃料,避免厨房油烟、二手烟积聚,让居家空气清新洁净,不给慢阻肺可乘之机。

三、防治呼吸道感染是预防的关键一环。勤洗手,远离感冒患者,流感高发季避免前往人员密集场所;同时,接种流感疫苗、肺炎疫苗,能有效降低慢阻肺急性加重风险,尤其老年、体弱或高危人群,疫苗接种是预防感染的 “有力武器”。

四、适度锻炼增强体质不可或缺。像散步、慢跑、太极拳等有氧运动,能提升心肺功能、增强机体免疫力,还可锻炼呼吸肌,促进痰液排出;日常配合呼吸功能锻炼,如缩唇呼吸、腹式呼吸,改善呼吸效率,让呼吸更顺畅有力。

五、定期体检。尤其是肺功能检查,对慢阻肺高危人群意义重大。长期吸烟、职业暴露、有慢性呼吸道疾病史者,定期 “监测” 肺功能,能早期发现气流受限迹象,及时干预,将慢阻肺 “扼杀在摇篮”,开启健康生活新篇章。


责任编辑:蒋欢

社区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