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新闻出版署主管

韬奋基金会(中共中央宣传部主管)主办

山海心相连,共筑“同心梦” ——毕节市2025年山海心相连·穗黔同行农民工返乡欢迎活动侧记

2025/01/30 19:18 来源:社区文化网 阅读:12.2万

 2025年临春节,一场饱含温情的活动在成贵高铁毕节站温情上演。400名毕节籍在穗务工人员,在广州市、毕节市民宗、人社等部门的精心安排下,免费乘坐高铁从广州踏上返乡之路。这不仅是一场迎接游子归乡的暖心之举,更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生动实践。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在山海心连·穗黔同行农民工返乡欢迎活动中,毕节各族群众能真切感受到各民族同胞紧密相连、互助友爱的深厚情谊。

毕节作为民族聚居示范区,资源富集,文旅优势明显,而广州作为经济发达的沿海城市,吸引着包括毕节各族人民在内的五湖四海的劳动者。两地间的人员流动,既是经济发展的需求,也是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的生动体现。

东西部对口帮扶协作是国家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也是增进民族团结的伟大实践。

 广州市与毕节市的合作,涵盖经济、文化、人才、社会等多方面。此次组织毕节籍在穗务工人员返乡,便是东西部合作的一个缩影,是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的有力体现。

  两地民宗、人社部门联合积极沟通协调,克服诸多困难,为务工人员提供免费高铁票、开通专列,安排返乡后的各项服务保障工作。这背后体现的是党和政府对民族地区群众的关心关爱,是各民族在社会主义大家庭中团结互助、共同发展的生动写照。

 活动现场,相关部门齐聚,从不同角度为返乡农民工提供服务。市宣传部门负责活动的宣传报道,让更多人了解到党和政府对农民工的关怀,营造全社会关心关爱农民工的良好氛围;市公安部门维护现场秩序,保障活动安全有序进行,为各民族同胞的团聚保驾护航;市民委等部门则为农民工提供两地联动生活帮助和心理关怀,让他们感受到家的温暖。

 这种多部门联动、全社会参与的模式,正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毕节实际工作中的具体体现。各民族同胞在共同目标下,齐心协力,共同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暖春活动的开展,将民族团结的氛围推向高潮。志愿者们为返乡农民工送上新春祝福和慰问品,这些慰问品虽小,却承载着浓浓的情谊。有的志愿者为农民工提供就业创业咨询服务,帮助他们了解家乡发展机遇;有的志愿者为农民工子女辅导功课,解决他们的学习困难。

 这些活动,让农民工们深刻感受到社会各界对他们的尊重和关爱,也让各民族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不同民族的志愿者和农民工们相互交流、相互帮助,共同谱写了一曲民族团结的赞歌。

 引导返乡农民工乘坐大巴车返回各地,看似简单的环节,却蕴含着深刻的民族团结内涵。

    工作人员耐心细致为农民工指引乘车路线,帮助搬运行李。不同民族的务工人员有序登上大巴车,共同踏上回家的路。

这一刻,他们不分彼此,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返乡途中,大家分享着在广州的工作经历和生活见闻,欢声笑语回荡在车厢内。

这种融洽的氛围,让我们看到了毕节市民族团结的力量,不分地域和民族的界限,让大家的心紧紧相连。

此次山海心连·穗黔同行农民工返乡欢迎活动,不只是一次返乡活动,更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实践。

通过活动,我们看到了党和政府对民族地区群众的关怀,看到了部门间的协同合作,看到了社会各界对农民工的关爱,也看到了各民族同胞间的团结互助。

 据介绍,毕节继续深化东西部对口帮扶协作,统一战线地域+领域帮扶力度,抒写“同心”文化基层实践,加强各民族间的交流交往交融,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深扎根于每一个中华儿女心中,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毕节各民族携手共进,在民族团结的道路上,将不断书写新的辉煌篇章,也让中华民族大家庭更加团结和睦、繁荣昌盛贡献毕节力量。(图文/穆春梅 郭翰 胡静 郭见 )


责任编辑:舒彬

社区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