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星关区:“红石榴”就业行动奏响基层互嵌互融“幸福曲”
2025/02/17 23:24 来源:社区文化网 阅读:13.1万
社区文化网讯(郭翰 通讯员杨艺 胡静)近日,毕节市七星关区“乌蒙同心・贵苏协作”红石榴就业行动,在县区乡镇火热展开,该行动是七星关区与江都区各族群众互嵌互融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就业融合,加强两地经济和文化交流,奏响基层互嵌互融“幸福曲”。
活动过程中,七星关区民宗局李兴学副局长带队,分别前往普宜镇道角特色民族村寨,参加 2025 年第二届春节联欢,以及亮岩镇核桃树苗族一年一度的“霸主”花山节活动......
通过活动促就业,以活动搭建各民族交流平台,丰富各族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加速实现求职者与用人单位的新年需求,强化协作联动,实现了互嵌融合发展。
这一系列活动的开展,不仅丰富了各族群众的文化生活,更是为“红石榴”就业行动营造良好的氛围,搭建起沟通桥梁。
七星关与江都区,一个是拥有独特民族文化和丰富民族资源的县区,一个是经济发达、产业兴旺的东部沿海县区,双双携手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2024 年,贵州省与江苏省签署了《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跨区域协作框架协议》,为两地的深入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乌蒙同心・贵苏协作”红石榴就业行动,正是落实这一协议的具体举措。两地民宗部门积极主动对接,深入企业、社区(村寨)了解用工需求和群众就业意向,为西部地区开展劳务输出搭建起了桥梁。
为了推动招聘活动高效开展,七星关区民族宗教事务局迅速行动,组成专项工作组深入重点乡镇、社区,多渠道、全方位地开展宣传。
通过灵活运用各种宣传形式,广泛发布招聘信息,确保招聘信息传达到每一个角落,加速了求职者与用人单位的“双向奔赴”。在招聘会上,江都区企业代表热情地介绍企业情况,欢迎七星关区各族群众前往就业,体现了对地方劳动力的认可。
此次七星关区“红石榴”就业行动,带来的不仅仅是就业机会,更是促进了各族群众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
招聘服务直接送到乡镇、社区的模式,打破了过去各族群众外出务工的单一路径,为他们提供了多元化的就业选择,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
据了解,此次系列招聘活动提供了约 650 个用工岗位,平均月薪可达 7000 余元,参加招聘的务工人员超 2000 人。用工企业除了依法依规为员工缴纳“五险”外,还在生活关怀上用心用力,提供夫妻房、协助解决孩子就近入学等问题,让员工能够安心工作。
两地民宗、人社等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积极跟踪招聘进展和务工人员在江都区的就业互嵌情况,确保求职者“有回音、有结果”,让“春风送岗”真正吹暖人心。
此次“红石榴”就业行动,不仅照亮了七星关区各族群众的就业之路,更是奏响了各乡镇、社区互嵌互融“幸福曲”。
在两地的共同努力下,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注入强大动力,更将推动东西部合作取得新的更大成就。
两地将进一步深化劳务协作机制,构建共有精神家园,绘出更大“同心圆”,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民族团结的“石榴花”必将在各族群众心中盛大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