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

安顺西秀区马槽社区:“石榴红”促“交融”互“嵌”谱新曲

2025/03/21 16:57 来源:社区文化网 阅读:30.2万

安顺市西秀区马槽社区,是西秀区创新型试点社区之一,自成立以来,先后荣获“全国充分就业社区”“全国最美志愿服务社区”“国家级民主法治示范社区”等多项殊荣,2024年纳入贵州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互嵌式社区和全省城市民族工作试点社区,成为基层社区建设的标杆。

 “石榴红”唱响团结曲

  在这里,“石榴红”不仅仅是一种色彩,更是民族团结进步的旗帜,在互“嵌”发展的家园里,奏响一曲和谐共生的激昂乐章。

    踏入马槽社区,多元的民族文化气息扑面而来,让人置身于多姿多彩民族文化的“大观园”。街边店铺的招牌,巧妙融合了各民族精美的银饰图案、奔放的图腾、铜鼓元素、屯堡文化的历史根脉、以及中华文化经典符号,每一眼都带来强烈的视觉震撼,都在诉说着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的动人故事。

 人们身着多彩的传统民族服饰与时尚现代的时装并肩而行,演绎着传统与时尚激情碰撞的魅力,空气中弥漫着不同美食的诱人香气,飘散在大街小巷,令人垂涎欲滴。各民族文化在此激情碰撞、深度交流,共同构筑起生机勃勃的社区文化,唱响民族团结进步时代新曲。

党建引领“暖”人心

马槽社区党委坚定不移地秉持“党建促创建”理念,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引领示范作用,恰似“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积极选拔优秀党员和退休党员充实到6个党支部中任职,不断为党组织注入新鲜血液,增强其战斗力与凝聚力。

 为密切党群关系,社区推行“三包一联”制度,党组织负责人以身作则,带头深入各族群众家中。居民龚玉田老大爷年事已高,子女不在身边,生活诸多不便。党组织负责人了解情况后,常常登门探望,帮忙解决生活难题,每月体检一次,恰似冬日暖阳温暖人心。

在其带动下,党员干部纷纷积极行动,主动倾听群众心声、解决群众困难,党群关系愈发紧密,鱼水情深。

同时,社区科学划分网格,设立网格党小组,推动多网融合,实现社区治理服务精准覆盖,有效提升了治理效率,为社区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三交”融合更突出

   马槽社区紧紧围绕“石榴红”主题,精心策划一系列富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活动。举办民族文艺节时,各民族同胞纷纷登台亮相,一展风采。

 这些活动不仅为居民提供展示风采的舞台,更让大家在互动中深入了解,增进对中华民族大家庭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正所谓“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

马槽社区注重在日常生活中推动各民族的互“嵌”发展。通过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为群众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借助旅游城市的靓丽名片促进“三交”融合。

在社区的公园、广场等公共空间,以“清水湾之声”宣传队为代表各族群众一同休闲娱乐、学习交流、参与活动,其乐融融。

社区还积极组织志愿服务活动,鼓励各民族群众共同参与,大家在互帮互助中进一步加深交往交流,情谊愈发深厚。

 学校根据不同学龄段开展丰富多彩的“五旗五徽五认同”主题教育,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中小学语文、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和民族文化进校园等课程,举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知识竞赛,循序渐进从小培养孩子们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学生在校园里相互交流、共同学习、携手成长。

“石榴红”见证团结“红”

 如今,走进马槽社区,图书室、娱乐室、歌舞队、乐器队、声乐队、朗诵队,都以一个响亮的牌子“清水之声”对外展示,应有尽有。

 商业街一片繁荣景象,各族群众经营的店铺生意红火。各民族凭借勤劳与智慧,相互依存、共同发展,形成良好的商业氛围,共同描绘美好的新画卷。

社区以“石榴红”为主题,持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不断完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长效机制,让各民族在这片土地上团结得更加紧密,携手谱写“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崭新篇章。

西秀区“石榴红”的故事,见证着马槽社区各民族从相知到相融的历程,它已成为社区发展的坚实“靠山”,奏响“交融”互“嵌”的动人旋律,构建了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向着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更加美好的未来前行。

(记者 郭翰 陈雪琴 胡静 图/西秀区民宗局)

 

责任编辑:舒彬

社区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