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

青春赋能文化传承 创新激活社区治理

2025/03/26 16:25 来源:社区文化网 阅读:1.5万

  去年,北京市海淀区北下关街道入选第五批市级“优才计划”试点,聚焦“青春传承”主题,以青少年群体为纽带,将传统文化传承与社区治理创新深度融合。通过组建“优才团队”、搭建青少年参与平台、构建三级督导体系,北下关街道探索出一条“文化赋能、青春共治”的基层治理新路径,为超大城市治理现代化注入活力。

  “青春传承”为主线:传统文化与社区治理双融合。北下关街道选拔3名社区工作者(含2名社区副书记、1名副站长)组成“优才团队”,以“青春传承·南长河传统文化与青少年共融创新”项目为核心,围绕“长河文化寻根”行动,打造青少年文化传承志愿服务体系。项目通过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等专业方法,设计“青春传承·长河寻根”“青春传承·文化传承”两大主题服务,吸引百余名青少年参与。在文化传承层面,团队组建“小小文化传承‘关’”志愿服务队,开展传统文化影像学习、文创创作、传统建筑参观等活动11次,带领青少年深度挖掘运河历史文化,用现代创意重新诠释传统。例如,青少年通过绘制“长河历史画卷”、设计运河主题文创产品,将传统文化转化为可视化成果,并在社区展览中传播,激发文化自信。在社区治理层面,项目以“小切口”撬动“大视角”,推出“社区少年说环境”“社区少年DO公益”等主题活动,引导青少年参与环境治理、公益服务。青少年不仅成为文化传播者,更带动家长共同参与社区议事,形成“青少年主导、家庭联动、社区响应”的多元共治模式。据统计,项目累计开展小组工作坊3个、单节服务18次,覆盖200余人次,间接动员超500名居民加入社区治理。

  三级督导体系:专业化支撑“青春力量”成长。为提升优才团队专业能力,北下关街道构建“市级、区级、街道级”三级“双轨”督导机制。市级督导传达政策精神,区级督导提供项目指导,街道督导全程跟进实务操作,形成“政策—实践—反馈”闭环。项目特邀社会工作专家孙立亚副教授担任外部督导,针对案例撰写、资源整合等短板,开展专题培训4场,协助团队提炼出《青少年文化传承服务标准化流程》等3份实务指南。街道督导则通过“一对一”辅导、案例框架搭建等方式,帮助优才成员优化项目策划与执行。此外,团队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脱产培训+实务研讨”模式,系统提升社工在社区动员、项目运营等领域的综合能力。

  成效与展望:从文化传承到治理创新。项目实施以来,北下关街道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度提升60%,社区治理参与率增长45%,项目获评“基层文化治理创新范例”。青少年从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传播者和治理参与者,家长通过“亲子共治”模式融入社区事务,形成“代际协同”治理新场景。未来,北下关街道计划将“青春传承”项目常态化,拓展至更多传统文化领域,并建立青少年志愿服务积分激励机制,吸引更多年轻力量扎根社区。同时,街道将深化“优才计划”成果,推动社工队伍在文案撰写、督导能力等领域的专项提升,打造“专业强、服务实、创新足”的社区治理标杆。通过“优才计划”,海淀区北下关街道正以青春之力书写文化传承与社区治理的双向赋能篇章,为共建共治共享的现代化治理格局注入持久活力。(徐勇)


责任编辑:王云河

社区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