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廉洁文化元素融入高校育人生态
2025/03/28 16:34 来源:交汇点新闻 阅读:6.5万
高校作为建设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是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关键环节。推动廉洁文化教育向高校拓展,不仅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更是培养德才兼备的时代新人的必然要求。新征程上,高校应积极推动廉洁文化元素融入育人生态,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供坚实的思想保障和文化支撑。
一、廉洁文化塑造价值观引领,奠定立德树人的思想基础
高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培养具有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青年学生。青年时期是价值观养成的关键阶段,从“拔节孕穗期”的育人规律来看,廉洁文化教育是大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重要内容,是落实高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的必然要求。廉洁文化作为一种价值导向,能够帮助学生树立廉洁自律的意识,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从而成长为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
廉洁文化教育不仅是知识传授的过程,更是价值观塑造的过程。通过廉洁文化的熏陶,学生能够在思想上筑牢廉洁自律的防线,在行动上践行廉洁奉公的准则。这种教育不仅关乎个体的道德修养,更关乎整个社会的价值导向。因此,高校应将廉洁文化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使其成为立德树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廉洁文化教育注重价值塑造,推动精神传承与时代担当深度融合
廉洁文化中蕴含着公而忘私、甘于奉献的高尚品格,以及克己奉公、清廉自守的精神境界。将廉洁文化融入高校育人生态,旨在充分发挥教育的价值引领功能,推动廉洁精神传承与时代担当的深度融合。通过廉洁文化教育,引导学生深刻领悟廉洁精神的价值内核,增强文化自信,筑牢理想信念根基,塑造崇高道德品质。
廉洁文化教育不仅是对历史传统的致敬,更是对时代精神的回应。在新时代背景下,廉洁文化教育应注重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结合,引导学生将廉洁精神内化为自身的价值追求,外化为服务社会的实际行动。通过廉洁文化教育,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廉洁精神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从而增强责任意识与使命情怀。
三、廉洁文化元素融入高校教育,形成“知行合一”的育人场域
廉洁文化不仅是一种思想理念,更是一种行为规范。通过将廉洁价值内化为学生的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实现“知”与“行”的有机统一。高校应推动廉洁文化教育从“灌输式”向“浸润式”转变,促进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衔接,为学生提供将廉洁理念转化为实际行动的实践场域,切实提升廉洁文化教育的针对性、吸引力和实效性。
在具体实践中,高校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将廉洁文化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例如,在课程设置中增加廉洁文化相关课程,通过案例教学、情景模拟等具象化教学方式,增强学生对廉洁文化的感性认识;在社会实践中,组织学生参与廉洁主题的志愿服务、社会调研等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深化对廉洁文化的理解。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廉洁文化教育能够更好地实现“知行合一”的育人目标。
四、以生态赋能构建廉洁文化育人体系,营造崇廉尚洁的校园文化氛围
廉洁文化教育的有效实施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协同配合,共同营造崇廉尚洁的文化环境。高校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整合各方资源,打造“浸润式”廉洁文化育人生态。通过案例教学、情景模拟等具象化教学方式,依托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实践活动和社会“大课堂”,增强学生对廉洁文化的深度认同和积极践行。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高校可以通过举办廉洁文化主题讲座、展览、征文比赛等活动,营造浓厚的廉洁文化氛围。同时,高校还应加强与家庭、社会的联动,通过家校合作、校企合作等方式,将廉洁文化教育延伸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中。通过多层次的生态赋能,廉洁文化教育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使其形成持久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和行为自觉。
(张鹏,北京农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