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趋利性执法司法问题与企业权益保护
2025/03/31 14:33 来源:奔流热点 阅读:1.7万
2025年3月26日,中国最高人民检察院召开了一次重要会议,旨在全面部署全国检察机关对违规异地执法和趋利性执法司法行为的专项监督工作。此次会议由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应勇主持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了对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和合法利益实行同责同罪同罚的重要性,旨在维护法治公信力和优化营商环境。
应勇检察长指出,近年来,一些地方检察机关和公安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存在违规异地执法和趋利性执法的现象,这不仅严重损害了法律的权威性和公信力,也对企业的正常经营和经济发展造成了不良影响。为了切实解决这些问题,最高人民检察院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专项监督,对违规异地执法和趋利性执法司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和整治。
据最高人民检察院通报,去年以来,已经有多起公安机关违规异地执法的典型案例被曝光。例如,浙江省人民检察院发布的一起趋利性执法典型案例显示,2023年6月11日,外省某县公安局的两名民警为谋取个人非法利益,以配合公安机关调查案件为由,将一位企业家从江苏吴江家中带走。这位企业家在途中乘二人不备跳车逃跑并报警,最终这两名民警因滥用职权罪被分别判处有期徒刑八个月和七个月。
此外,最高人民检察院还发布了一起涉及某化工企业的冻结资金监督案。在该案中,由于有涉诈资金汇入,该公司账户先后被多家外地公安机关冻结,导致账户内24亿余元的经营资金无法使用。经过调查发现,存在被超额冻结、整体冻结等不当冻结情形,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经营。
近期,瑞德青春(珠海)健康管理公司涉嫌诈骗案也引发了广泛关注。据新华网、光明网消息得知,该案由河南某地警方异地侦办,涉及25名企业管理人员,项目涉案金额约13.6亿元,而被查封的集团资金约为20亿元,疑为超额查封,该案件辩护律师质疑存在趋利性执法问题。对此,奔流新闻网记者采访了该公司党委书记李书记。李书记表示:公司被查封的资金远远超涉案金额,公司声誉和运营遭受毁灭性打击。近日郑州分公司几家门店被迫关闭,大量员工已长时间未领取工资因此失业,生活陷入困顿。企业面临如此经济压力,整个发展受到阻碍,若此类事件频发,将如同多米诺骨牌效应一般,对全国范围内的企业和员工造成连锁反应。 该案件截止目前仍在审理中。
针对某些违规异地执法和趋利性执法司法行为,最高人民检察院表示将采取一系列法治措施进行整治。一方面,将加强对执法司法行为的监督力度,确保权力不被滥用;另一方面,也将积极推动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为企业提供一个安定的经营环境。
此次专项监督工作的部署,不仅是对违规异地执法和趋利性执法司法行为的严厉打击,更是对法治公信力和营商环境的有力维护。最高人民检察院强调,各级检察机关要深刻认识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履行职责,确保专项监督工作取得实效。(文/李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