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

贵州大方:民族“花儿”在和美乡村绽放

2025/04/02 16:04 来源:社区文化网 阅读:30.3万

    近日,在民族文化底蕴深厚、文旅资源富集的大方县核桃乡民生村木弄底广场,一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美家园慰问演出,如春风化雨般润泽了这片土地,让民族 “花儿” 在和美乡村的沃土上,绽放出了亮丽的光彩,诠释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价值与深远意义。


共赏和谐之美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是连接民族情感的纽带。在演出前夕,毕节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主任沈允在相关部门负责人的陪同下,参观了核桃乡木弄底富有白族特色的民宿。


这些民宿以青瓦白墙为基调,雕刻精美的图案、独特的建筑风格,就像一部立体的史书,诉说着白族人民的历史变迁与智慧结晶。它们不仅为游客提供了栖息之所,更是白族文化的生动传承者,为此次慰问演出营造了民族文化氛围,也彰显了各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与深厚底蕴。


当《唱支山歌给党听》的优美旋律响起,身着多彩民族服饰的舞者们翩翩起舞,正式拉开了演出的序幕。舞蹈将对党的热爱与感恩融入舞姿之中,象征着在党的光辉下,各民族同胞像石榴籽一样紧密团结的美好景象。独唱《山水贵客》描绘出贵州山水的壮美与好客的民风,展现了贵州各民族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理念。


《望牛山歌》将传统农耕生活的质朴与温馨呈现在观众眼前,唤起人们对乡村生活的美好回忆。这些节目,不仅展示了各民族独特的文化风情,更让观众在欣赏节目的过程中,感受到各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体会到中华民族文化的多元一体。


提升群众幸福之感


这场在家门口举办的文化盛宴,丰富了各族群众人山人海的精神世界。节目内容精彩纷呈,欢呼声、掌声回荡在整个广场。


不管是白发苍苍的老人,还是天真无邪的孩子,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对当地群众而言,这场演出不仅丰富了他们的文化生活,更是党和政府关怀的体现,让他们感受到社会各界对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视与支持。


通过这场演出,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了展示和传承。每一个节目都蕴含着独特的民族风情和文化内涵,让观众在欣赏艺术之美的同时,更加深入地了解各民族的历史、文化和传统。


这种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增进了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尊重,进一步增强了民族文化的自信力和认同感。同时,演出传递的积极向上、不屈不挠的精神力量,激发了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更加坚定了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通过勤劳的双手创造幸福生活的信心和决心。


  凝聚复兴磅礴之力


“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 此次慰问演出活动,以文化为纽带,将各民族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营造出了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良好氛围。


在演出过程中,观众们不分民族、不分年龄,共同沉浸在精彩的节目中,感受着文化的魅力,这种共同的文化体验,进一步促进了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知和情感认同。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在新时代,我们面临着各种机遇和挑战,只有各民族紧密团结,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才能战胜困难,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


此次慰问演出活动,为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基层落地生根发挥了积极作用,各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只有团结一心,才能共创美好未来。


推动文旅融合发展


在演出落幕之后,这场文化活动所带来的影响将持续发酵。将激励当地群众更加积极地参与到乡村振兴和民族团结进步工作中来,为建设更加美好的家园贡献自己的力量。


大方县核桃乡党委副书记、统战委员李乾说,通过举办三月三白族团圆节系列活动,邀请省民族歌舞团到现场进行专场演出,不仅丰富和传承了民族特色文化,让更多的民族同胞对白族历史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也进一步铸牢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进了民族团结,推动了文体旅融合发展,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此次活动也为其他地区开展类似活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它启示我们,要充分利用民族文化资源,通过文化活动,搭建各民族文化交流的平台,促进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团结协作。


同时,要将文化活动与乡村振兴、民族团结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发挥文化的引领作用,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大方这片美丽的土地,民族 “花儿” 在和美乡村中尽情绽放。这场慰问演出,不仅是一次文化的盛宴,更是一次民族团结的盛会。它见证了各民族在文化交流中相互融合、在团结奋斗中共同发展的美好景象。绽放在中华大地,散发出更加迷人的芬芳。(图文 / 郭翰 邓江龙 胡静)


责任编辑:舒彬

社区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