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

雷行文化产业集团和视频与视觉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达成战略合作 共筑文化科技融合新范式

2025/04/21 15:26 来源:社区文化网 阅读:2.8万

文化数字化是我国锚定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目标,发展具有强大思想引领力、精神凝聚力、价值感召力和国际影响力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战略路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实现文化建设数字化赋能、信息化转型,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发展优势。”为新时代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实施与落地指明了基本方向。

在此背景下,雷行文化产业集团和北京大学视频与视觉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在北京大学博雅国际酒店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围绕数字文旅、元宇宙、人工智能等领域展开深度合作,推动文化产业与前沿科技的融合创新。此次合作是一次产学研协同的实践突破,也是雷行集团在文化产业数字化升级进入技术标准与产业应用深度耦合的新阶段。

北京大学视频与视觉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作为国家级科研平台,长期深耕视频编解码与智能视觉技术领域,持续推动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AVS系列标准,其研究的脉冲视觉模型突破传统图像处理速度瓶颈,构建了从核心技术研发到产业落地的全链条创新体系。

雷行文化产业集团作为高新技术企业,在数字科技、文博旅游、非遗活化等领域具备成熟的场景转化能力,拥有覆盖文化产业链的综合性服务体系。此次合作中,工程研究中心的“硬科技”与雷行文化的“软实力”形成互补:一方面,中心在超高清编码、智能视觉等领域的技术积淀,将为文化遗产数字化、沉浸式体验等场景提供底层支撑;另一方面,雷行文化在文博、文旅等领域的实践经验将反哺技术迭代,加速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

值得关注的是,双方合作突破了传统产学研合作的单向技术输出模式,构建了双向赋能的创新生态。此次合作不仅要将视频编解码领域的中国标准导入文化产业,更需通过真实场景的应用反馈优化技术路径。这种“技术研发-场景验证-标准优化”的闭环模式,有望为文化科技融合树立可复制的范本。例如,基于AVS标准构建的超高清数字资产库,既可解决文旅数字内容存储传输的效率瓶颈,又能通过实际应用持续完善标准体系;而脉冲视觉技术在沉浸式体验中的首次商用,或将重新定义文化展陈的时空边界。

从行业视角看,此次合作直击文化数字化进程中的两大痛点:一是核心技术自主性不足导致的“卡脖子”风险,二是技术应用与文化内涵的“两张皮”现象。通过将国产视频编码标准体系与文化遗产保护、智慧景区建设等场景深度结合,不仅能够降低对国外技术体系的依赖,更重要的是以技术为媒介,实现文化价值的创新表达。这种“标准赋能+场景创新”的模式,或将催生文化科技融合的“新物种”,为行业开辟出既具备技术护城河、又承载文化基因的发展路径。

随着合作协议的落地,文化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已显现出清晰的技术坐标——以自主创新技术为基石,以文化价值挖掘为导向,通过产学研的深度协同,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科技融合生态。这场跨界合作,或许能催生出“让技术读懂文化,让文化赋能技术”的中华文化的现代表达,探索出一条守正创新的技术路径。

 


责任编辑:王云河

社区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