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协同“智”解纠纷 建设街道调委会巧破工地伤病困局
2025/05/08 14:17 来源:社区文化网 阅读:3.9万
近日,嘉兴市南湖区建设街道“民声一键办”接到陕西籍马女士的求助。马女士称,其哥哥马某在建设街道某工地上班期间突发疾病,现工地不愿承担相应责任。
接到求助后,“民声一键办”队员迅速赶赴现场,在工地见到了坐着轮椅的马某及其家属。经了解,民工马某自2025年2月起在该工地工作,2025年3月11日在工地突发脑溢血,被同事及时送往第二医院抢救,目前已脱离生命危险,但已产生五万多元医疗费。工地方面认为该事件不属于工伤,仅承担了一半医疗费,拒绝支付营养费。家属则要求工地支付3至5万元营养费。双方各执一词,现场气氛紧张。随后,该事件被移交至街道调委会和街道劳动部门处理。
街道劳动部门经调查发现,马某虽在工作岗位上发病,但并非因工作受伤,且因及时送医目前已处于康复期,可出院回家。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规定,此事件不应视同为工伤。得知无法认定为工伤后,同时该建筑公司母公司位于外地,其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已承担部分治疗费,后续将不再承担任何费用,并拒绝协商,称如有意见可通过司法途径解决。
然而,若矛盾不能及时化解,不仅可能引发新的冲突,还会影响工地施工进度和伤者治疗。为此,建设街道调委会立即组织人员介入调解。一方面,街道党工委主要领导与建筑公司领导层取得联系,经过沟通,对方公司同意派法务前来协商;另一方面,街道调委会人民调解员顾林明与伤者家属耐心沟通,缓解家属对立情绪,争取家属理解与支持。
经过多轮沟通调解,双方最终达成和解并签订调解协议书。(周赞、刘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