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新闻出版署主管

韬奋基金会(中共中央宣传部主管)主办

南湖学子攻克瓷青纸染制 解码复刻工艺修补古籍

2025/05/08 17:13 来源:社区文化网 阅读:4.5万

五一期间,嘉兴南湖学院瓷青纸复刻小组沈佳颖、管苓帆、王翔等同学前往桐乡市江南蓝印花布作坊、嘉兴市图书馆,交流、提升瓷青纸复刻染制工艺。通过对话千年古法技艺,探索瓷青纸非遗传承的现代提升,探究瓷青纸在古籍修复领域的实际应用。

对话历史:解码瓷青纸工艺文化基因

在嘉兴南湖学院教师孙莹的指导下,瓷青纸复刻小组系统了解瓷青纸的历史脉络、制作工艺。瓷青纸,又称"磁青笺",是一种以天然植物染料染制而成的深蓝色手工纸。作为古代重要典籍用纸,瓷青纸以靛蓝染色工艺闻名,其色泽如雨后青空,沉静典雅,自唐宋起便是宫廷文书、佛经抄写的重要载体,其色如青瓷、防虫耐久、可书写泥金文字,承载着中国古代造纸术与染色技艺的双重智慧。然而,随着工业技术发展,这一传统染纸工艺几近失传。嘉兴南湖学院师生小组参观过平湖博物馆时,对其镇馆之宝郑和用瓷青纸抄写的《妙莲法华经》印象深刻,萌生了复刻这一古法纸张的念头。

实践出“彩”:多维度探索染制技艺

为了提升复刻技艺,师生团队决定向江南蓝印花布作坊蓝印花布的非遗传承人胡建根老师深度学习靛蓝染色的技艺,筛选瓷青纸的染液浓度和适染温度等。通过在江南蓝印花布作坊的现场交流和纸张染色,团队收获很大。"每浸染一次都需精准把控时间和力度,纸张在染缸中的舒展形态直接影响成色均匀度"。管苓帆在尝试中发现了古法"水中拓印"技巧:"将湿润纸张轻覆水面,让靛蓝自然晕染,竟呈现出水墨画般的渐变效果,这是现代机械无法复制的灵性。"沈佳颖和管苓帆同学采用捞纸法与喷枪法两种工艺染纸,染色效果很好。

据了解,在江南蓝印花布作坊,嘉兴南湖学院师生团队创先采用现代喷枪法进行瓷青纸染色,突破了传统浸染模式,将发酵后的蓝草染液过滤,尝试使用改良喷枪进行色料附着,通过气压喷枪均匀雾化喷涂于纸表,经多次薄喷叠加,呈现出靛蓝色泽,耗时较古法缩短40%。

古纸新用:叩问瓷青纸的现代修复价值

创新复刻技法实验成功后,沈佳颖、王翔等同学来到嘉兴市博物馆古籍部,与沈秋燕主任交流了喷枪法染色技法在瓷青纸复刻上的使用。文物修复室内,专管文物修复的林老师现场演示修复流程,林老师特别指出:"现代修复更强调'最小干预'。"管苓帆现场对比作坊染制纸与馆藏修复用纸的色卡,发现通过调整蓝草发酵时间,可精准复现古籍原有的色调。沈秋燕主任还展示了馆藏修复好的古籍——《宗门拈古汇集》,并和师生团队深度探究瓷青纸在古籍修复领域的实际应用。(沈佳颖)


责任编辑:陆姗姗

社区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