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

又是一年毕业季,你会选择灵活就业吗? 嘉兴大学经济学院团队赴嘉兴市人社局开展调研

2025/05/09 17:27 来源:社区文化网 阅读:4.6万

在传统就业岗位缩减与新一代职业观念转变的双重影响下,高校毕业生灵活就业现象日益普遍。5月7日,嘉兴大学经济学院大学生“灵活就业”实践团在老师带领下走进嘉兴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围绕高校毕业生灵活就业现状展开深度调研,嘉兴市人社局就业管理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详细解读了当前就业形势的复杂性,并介绍了政府与高校协同推进的精准帮扶举措,为毕业生拓宽职业发展路径提供支持。  

就业市场结构性调整催生灵活就业新趋势  

受经济结构调整影响,传统岗位需求收缩,高校毕业生面临“初次就业难”的压力。与此同时,新媒体运营、数据标注等灵活就业形式成为部分毕业生的过渡选择。“00后更倾向自由开放的工作模式,对企业层级化管理接受度较低,部分学生既不选择深造也不急于就业,更愿意尝试‘慢就业’。”就业管理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  

这一现象背后,是技能供需错配的深层矛盾。例如嘉兴作为制造业密集城市,对一线技能型人才需求旺盛,但高校毕业生普遍缺乏相关实践经验。“新兴产业如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的岗位要求与高校课程设置存在脱节,学生难以快速适应企业需求。”此外,江浙沪地区家庭经济条件普遍较好,毕业生就业压力相对较小,更倾向于探索自由职业或短期灵活就业。 

“1131”全生命周期模式与权益保障双轨并进  

针对未就业毕业生的实际需求,嘉兴市推出“1131”精准帮扶机制,为未就业毕业生提供一次职业指导、一次技能培训、三次岗位推荐及一次见习机会。市总工会同步实施“学历+技能”双提升行动计划,通过公益培训平台强化学生实操能力,并组织“大学生城市体验营”,帮助大学生实地了解企业环境。对困难家庭、残疾学生等群体,政府还提供专项就业补贴,确保政策覆盖无遗漏。  

在灵活就业群体权益保障方面,嘉兴市创新探索零工平台与商业保险联动机制,联合保险公司推出保额10万-100万、0.4元-2.4元/天的商业保险,并通过第三方工资结算、双向评价反馈等方式减少欠薪风险。“我们正推动平台企业为从业者缴纳社保,逐步实现灵活就业向稳定就业转化。”就业管理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全市已建成21个零工市场、113个零工驿站及54个“好就业”服务站,打造“5分钟就业服务圈+30分钟技能帮扶圈”,缩短政策与需求的距离。  

高校转型:从观念引导技能培训

面对毕业生技能单一化问题,高校的角色亟待升级。许主任强调,“高校需引导学生理性看待灵活就业,既要尊重个人选择,也要强调长期职业规划的重要性,转变大学生的择业观、就业观,提升主动就业意愿。”“慢就业”可能导致个体与社会脱节,再次进入就业市场将不再具备优势。

部分灵活就业岗位存在年龄与体力限制,职业上升空间有限,若缺乏技能积累,未来转型将面临挑战。政府部门希望高校加强职业规划课程,开设人工智能、机器人操作等数字技能培训,提升学生与新兴产业的匹配度。此外,政府计划与高校联合开展“青年求职能力实训营”,从简历制作到面试技巧提供全流程指导,并对毕业生就业情况持续跟踪。

多方协同共建就业服务生态  

尽管灵活就业为毕业生提供了短期缓冲,但职业稳定性、社保衔接等问题仍需长效应对。政府部门正通过微信公众号、线下宣讲会等渠道加强政策宣传,鼓励高校毕业生积极就业。同时,鼓励企业优化用工模式,探索更稳定的劳动关系,逐步完善灵活就业者社保缴纳机制。 此外,高校也应同步推进对大学生就业观念引导与技能提升,助力毕业生走上可持续发展的职业道路。  

后续,实践团将进一步调研了解政府、高校、企业三方对毕业生灵活就业这一议题的看法与见解,找出高校毕业生灵活就业的痛点问题,提出创新破解机制,助力高校毕业生在灵活就业中打开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嘉兴大学经济学院 庄 怡)

责任编辑:陆姗姗

社区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