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新闻出版署主管

韬奋基金会(中共中央宣传部主管)主办

织金县:“赶”大集,“赶”出民族团结新“典范”

2025/05/16 12:07 来源:社区文化网 阅读:28.9万

 织金县素有“宝桢故里、洞天织金”之称,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各民族和谐共生,他们用智慧和汗水共同描绘出一幅多元文化交相辉映的时代画图。世界级地质奇观织金洞,以鬼斧神工之姿,吸引着五湖四海的游客纷至沓来。

近年来,织金县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以“来织金赶大集”品牌建设为核心,走出了一条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与民族团结进步深度融合的创新之路,打造出新时代民族融合发展的“织金样本”

   漫步织金,目之所及皆是多民族和谐共生的美好景象。这里生活着126.36万各族群众,他们情同手足,亲如一家。每逢民族节日,各族群众身着绚丽多彩的民族盛装,欢聚一堂,共享欢乐,共同浇灌着民族团结之花,让这片土地始终洋溢着浓浓的民族情谊。而这种多元一体的民族格局,不仅是织金县最为宝贵的财富,更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厚根基。

   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为织金搭建起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广阔平台。作为世界地质公园、国家5A级景区的织金洞,享有“天下第一洞”的美誉,年均迎接1500万人次的八方游客。

当游客踏入这座“岩溶博物馆”,在惊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同时,也仿佛走进了一个多民族文化交融的奇妙世界。景区周边,苗族银饰匠人专注地雕琢着精美的饰品,每一道纹路都承载着民族的历史记忆。

这些充满民族特色的展示与互动,成为了传递民族情谊的生动载体。来自天南海北的游客与当地群众亲切交流,品尝民族美食,积极参与民俗活动,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化在这里交融汇聚,有力地推动了各民族在交往中相知、在交流中相亲、在交融中相融。

而在这其中,“来织金赶大集”品牌无疑成为了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关键纽带。为了让旅游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强劲引擎,织金县以“赶大集”为核心,在文旅发展上多点发力、全面突破。

——在客源拓展方面,2024年,织金县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答卷:全县接待游客810万人次,同比增长12.38%;旅游收入达77.8亿元,同比增长13%左右。过夜游客、省外游客数量及相关收入均实现显著增长,织金洞景区更是以接待游客198万人次(同比增长32%)、入境游客2.3万人(同比增长55%)的佳绩,展现出强大的吸引力。

——这些数据的背后,是织金不断创新旅游发展模式、拓展客源市场的不懈努力,更为各民族广泛交往创造了丰富机遇。越来越多的游客因“赶大集”慕名来到织金,感受不同民族的独特魅力,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与文化认同。

    ——在产品供给上,织金县以“赶大集”为契机,不断推动创新升级,让民族文化深度融入旅游体验。深度挖掘民族文化资源,推出“夜游织金洞”“上天入地”地质科普体验,将自然奇观与科学知识巧妙结合;打造“蜡染刺绣体验”“苗族银饰制作体验”等特色项目,让游客亲手触摸民族技艺的温度。

“来织金赶大集”区域特色品牌更是将民族文化、特色美食、传统手工艺等元素有机融合。走进大集,游客可以品尝到特色酸汤鱼,那独特的酸辣滋味,仿佛诉说着各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

除了美食,游客还能选购精美的民族手工艺品,或是参与热闹非凡的民族歌舞表演。新建的精品酒店与特色民宿,巧妙融入了各民族的建筑风格和文化元素,从独特的雕花门窗到富有民族特色的装饰摆件,处处彰显着民族文化的魅力。

完善的旅游交通标识和电子导览系统,也增添了民族文化特色,让游客在游览过程中,时刻都能感受到织金多民族文化的独特韵味。

这些举措不仅提升了旅游服务品质,更让各民族群众在参与旅游服务中实现增收致富,共享发展成果,进一步增强了民族团结的凝聚力。

    ——文旅宣传上,织金县同样以“赶大集”为亮点,实现创新突破,让织金的文化名片愈发闪亮。聚焦杜鹃花季、火把狂欢暨避暑旅游季等特色节点,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

在活动中,各民族群众共同参与,展示民族文化特色,增进了彼此之间的感情。同时,织金县积极与周边县市合作,联动发展,形成旅游发展合力。邀请知名人士打卡“赶大集”,借助网络平台、媒体宣传,全方位展示织金的自然风光和民族文化魅力。如今,“宝桢故里·洞天织金”的品牌形象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游客被“赶大集”的独特魅力所吸引,前来感受织金的民族风情,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

   ——民族活动方面,织金县以“赶大集”为契机,打造了一系列精彩纷呈的特色文旅盛宴,奏响了全民参与的和谐乐章。

2024年的“龙腾盛世新春民俗文化节”“秦俑情”兵马俑文化艺术展、首届烙锅烟花音乐节,以及搏击文化旅游季、中华体育文化公益展等体旅融合赛事,吸引了大量游客和群众参与。

在这些活动中,各民族群众共同筹备、共同表演,展示了团结协作的精神风貌。2025年第一季度,围绕春节和杜鹃花旅游季开展的“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圆中国梦”民族巡游大联欢、非遗沉浸式演出等活动,更是让省外游和入境游比例大幅提升。

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游客的旅游体验,更让各民族群众在共同参与“赶大集”的过程中增进了情感交流,增强了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进一步巩固了民族团结的大好局面。

   “来织金赶大集”,不仅仅是一句响亮的旅游口号,更是织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实践。围绕这一品牌,织金县精心打造了体育集、文化集、美景集、美食集、音乐集等特色文旅产品,推出近60项主题活动,形成了“季季有主题、月月有活动、周周有精彩”的文旅格局。

同时,量身定制的多条精品旅游路线,将“赶大集”的各个特色景点和活动串联起来,让“赶大集”成为游客的常态化选择。

在城市街巷,集市门头、文化导览牌、非遗展览墙、网红打卡点等改造升级,融入了各民族的文化元素,让民族文化融入城市肌理。走在织金的街头巷尾,随处可见充满民族特色的装饰,游客在感受城市烟火气的同时,也能深刻领略到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如今的织金,通过“赶大集”这一创新实践,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步伐。各民族群众在旅游发展中携手同行,在文化传承中共同发力,在服务游客中增进情谊。不同民族的文化在这里相互滋养、共同繁荣,绘就了民族团结进步的壮美画卷。

织金县深耕“来织金赶大集”品牌,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赶”大集,“赶”出民族新“典范”,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更多“织金经验”,谱写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新篇章,“赶大集”这一特色品牌,也成为织金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闪亮名片,让民族团结之花在织金这片热土上绽放得更加绚烂夺目。(文/胡静 图/织金文旅局 织金民宗局)


责任编辑:舒彬

社区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