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新闻出版署主管

韬奋基金会(中共中央宣传部主管)主办

五月校园暖意浓,三区教研兴味长

2025/05/16 09:36 来源:社区文化网 阅读:2.1万

成都市小学语文“AI+教学”暨第一学段“梳理与探究”专题教研活动在武侯区举行

 (图为市、区语文教研员及献课、发言团队人员合影)

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精神,深化课堂改革,切实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也为助力教师成长,培养教师正确理解、有效实施小学语文“梳理与探究”的理念,并将该理念在教学实践中有效落地,提升区域教育教学质量;由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武侯区教育科学发展研究院、金牛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龙泉驿区教育科学研究院联合承办,成都市武侯区领川外国语学校、成都市崔雪梅名师工作室协办,成都市2025年小学语文“AI+教学”暨低第一学段“梳理与探究”专题教研活动在武侯领川隆重举行。

 主持人刘思懿老师介绍到场的各位嘉宾

 左一为成都市语文教研员罗良建老师

出席本次活动的领导有成都市教研员罗良建老师,武侯区教研员门雨红老师,龙泉驿区教研员温李娜、晋桔老师,金牛区教研员杨明老师,成大附小党委书记、校长崔雪梅女士;参加活动的还有成都市崔雪梅名师工作室的成员和来自成都各城区、周边区县各学校的600多位小语老师及宜宾市翠屏区的小语教研员、教师代表们。

  成都市武侯领川外国语学校赵兴校长致辞

一夏清风醉芙蓉,群英荟萃话教育。

赵兴校长首先对到场的各位领导和三区教育同仁致以热烈的欢迎,并分享了我校“生本课堂”的高质量发展,旨在培养学生生命气质,培养学生思考的习惯、思维的深度、思想的交流。他鼓励我们全体教师拥抱AI赋能教学,积极开展跨学科综合性学习。


 武侯区领川外国语学校的廖小练老师和一年级(2)班孩子们带来的《(  )的夏日》课例

从“领川娃”的真实活动情景“夏天自然探索营”出发,以完成综合性、个性化的“夏日自然观察员手册”为任务驱动,学生在亲身观察体验中,在回顾“多彩的夏天”的单元图文中,在扎实有效学习“识字加油站”(关于“夏天的事物”类别词语)中,在朗朗上口诵读“夏天”主题的古诗、儿歌、谚语中,在自主化、选择性阅读教师团队提供的优质多样的“‘夏日自然探索营’资源包”中,在自由展开与“AI智能体——夏日精灵”的提问对话中,完成了多维“梳理”夏天的事物——动物、植物、美食、气象(星空)、活动等,用绘画、剪贴、视频等形式自主“探究”出了夏天的多彩与美好。


  金牛区张艳芸老师和二年级(3)班的同学们带来的课例《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用《米小圈求助信》引入情境,引导学生们找出天然的指南针:太阳、北极星、大树、沟渠里的积雪等。AI制作的科学讲解视频让科学知识不再枯燥乏味;以“你对米小圈说,可以这样分辨方向……”来展开AI对话,学习情境自然生动了,学生的自主探究也更加积极了。

  成大附小(龙泉驿区)李超老师和二年级(2)班的同学们带来的课例《大象的耳朵》

从“大象的朋友圈”说起,进入情境;创设“大象走进森林中,动物们对他说……”“虫子飞进大象的耳朵,大象觉得……”等情景展开想象表达,让同学们主动投入到文本的理解、感悟中;由AI带来的知识讲解,为课堂平添一份生动。在拓展延伸时,同学们结合生活实际谈阅读体会,进一步确认了“自己是独一无二的”这一事实,确立了“自信开心地做自己就好”这一观念。


 

成都市武侯区领川外国语学校的语文教研组长刘丹老师对“梳理与探究”的内涵及价值进行了深入解读,提炼出了“梳理与探究”三条教学策略,解析了课例中呈现的多维“梳理与探究”活动;刘老师谈到,课例从语言文字、语言运用、认识世界及塑造自我的“梳理与探究”建构了立体交互的实践网络。


 

金牛区的陈倩老师对张艳芸老师的课例《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展开说课,从明确梳理与探究的意义、目标及实践策略,解读文本结合学情明确重难点,课例分析和AI情境增趣味四个维度展开,并以观后感作为结语:当梳理与探究浸润,知识便在学生心底生根,思维向更深处生长!

 

成大附小的曾娟娟老师对李超老师的课例《大象的耳朵》进行说课,《梳理显要素探究有方法》从三个维度——新课标视角下单元视域下、教学实践中的梳理与探究分别该如何践行课标理念。


  罗良建老师点评、总结

成都市教研员罗良建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点评,他首先说到要感谢上课及发言老师、学校领导、各区教研员为活动做的精心准备。执教者、发言者只要能如地呈现就是研究团队辛苦付出的丰厚回报!其次,他评价活动中关于“AI+教学”和“梳理与探究”的教育观念、课标理解、实践样态都很具有示范性、借鉴性、可操作性,能给成都市小语人深深的启发及深远的影响。睿智的罗老还以“梳头”和“做发型”为喻,指出“梳理与探究”的教学价值和实践意义。罗老师还呼吁老师们能利用好AI提供的精准数据,挖掘数据背后的真实学情,以学定教、突破难点,真正服务于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这也是对孩子们最真切的关爱。

山高自可登临山,水深不妨涉足知。教育是不懈的求索,教育是相互的点燃,教育是携手同行。愿教育路上,我们播撒思考与努力,收获成长和价值。

 

责任编辑:王云河

社区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