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特派员深入田间地头 筑牢玉米病虫害防治“安全网”
2025/06/18 21:10 来源:社区文化网 阅读:18.1万
为切实保障玉米生产安全,助力农民增产增收,近日,黔西市农业农村局组织市级科技特派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玉米病虫害调查与防治工作。
在黔西市杜鹃街道金钟社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基地,成片的玉米郁郁葱葱,长势喜人。然而,科技特派员杨佳雯没有被眼前的景象所“迷惑”,她深知,玉米生长过程中,病虫害随时可能来袭,必须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防治。科技特派员杨佳雯一头扎进玉米地里,仔细查看每一株玉米的叶片、茎秆。他们蹲下身子,拨开层层玉米叶,用放大镜观察玉米叶片上是否有害虫的踪迹,查看是否有虫卵附着;用手轻轻触摸玉米茎秆,感受其硬度和弹性,判断是否被害虫蛀食;还不时用手机拍摄下病虫害的症状,以便后续进行更准确的诊断和分析。
经过细致地调查,发现部分地块存在玉米螟、黏虫以及玉米大斑病等病虫害隐患。针对这些问题,杨佳雯向种植户详细讲解了玉米常见病虫害的发病症状、危害特点以及科学的防治方法。
“老乡们,玉米螟这个害虫啊,就像个‘小馋虫’,专爱吃玉米的嫩叶和茎秆。要是发现玉米叶上有一排排的小孔,那多半就是遭了玉米螟的‘毒手’了。咱们可以在玉米大喇叭口期,往心叶里撒施颗粒剂来防治,效果很不错。”为了让种植户更好地理解,杨佳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实际案例,将复杂的防治技术转化为简单易懂的“土话”。向种植户说道。
同时,还现场演示了农药的科学配比和正确的喷洒方法,提醒种植户要严格按照农药使用说明进行操作,注意个人防护,避免农药中毒事故发生。此外,还建议种植户采取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相结合的绿色防控措施,如合理密植、清除田间杂草和病残体、悬挂杀虫灯诱杀害虫等,以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以前遇到玉米病虫害,我们都是凭经验瞎治,效果不好还浪费钱。现在听了专家的讲解,我们知道了科学防治的方法,心里更有底了。”种植户曾祥艳高兴地说道。
据了解,为了进一步提高种植户对玉米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视程度,科技特派员杨佳雯和杜鹃街道农技人员蔡佳利一起深入各社区,通过和社区干部座谈、发放宣传手册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玉米病虫害防治知识宣传活动。
此次科技特派员开展的玉米病虫害调查与防治工作宣传活动,不仅让种植户掌握了科学的病虫害防治技术,增强了他们的防灾减灾意识,也为当地玉米的丰产丰收奠定了坚实基础。下一步,黔西市农业农村局将持续发挥科技特派员的技术优势,加大对农业生产的科技服务力度,及时跟踪玉米病虫害发生动态,为农民提供更加精准、高效的技术指导,让科技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强大动力。(卢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