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

贵州威宁:一朵民族花年年绽放

2025/06/27 04:42 来源:社区文化网 阅读:28.4万

 近年来,威宁紧紧抓住“花山节”这样的特色活动契机,将民族团结的理念融入每一项民生工作之中。在携手共建、文化交融、共同发展的过程中,威宁大地绽放出一朵朵绚烂的团结之花,成为这片土地上最动人的风景。

    盛夏时节的威宁,阳光洒在草海的碧波之上,杨柳依依,波光粼粼。而在这如画的美景中,一年一度的花山节如约而至,为这片土地带来了更为绚丽的色彩与活力。

   这不仅仅是一场节日庆典,更是一场传承千年的文化盛宴,是威宁以文化为纽带,深化民族团结的生动缩影。

  今年的花山节在民族团结广场盛大开幕,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与当地数万名群众汇聚一堂,将广场装点得热闹非凡。

   广场上,各族群众身着色彩斑斓的盛装,载歌载舞,共同感受着节日的欢乐与祥和。活动精彩纷呈,令人目不暇接。那欢快的舞步、悠扬的歌声,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

   充满趣味的乡村运动会,各族群众在赛场上挥洒汗水,展现出团结协作的精神风貌;在特色农产品展销区,琳琅满目的当地美食和农产品,让游客们在欣赏表演的同时,也能大饱口福,感受到威宁人民的热情与淳朴。

  “花山节”的成功举办,离不开近年来威宁在民族团结方面所做的不懈努力。威宁通过探索具有特色的“五融”强“五力”、打造“六个”示范升级版,建设“七个样板县”为目标创新路径,正在精心打造“乌江流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带”示范点。

   日常生活中,各族群众互相关心照顾、和谐相处,形成了互嵌共融的社会格局,宛如一家人般其乐融融。

   文化传承方面,威宁深入挖掘传统文化,将其巧妙地融入地方建设之中。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活动,让各族群众在共同参与中增进了解、加深友谊,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漫步在威宁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民族团结的生动实践,创新的形式年年出彩,实践的“动作”处处翻新,“精神的光芒”指引着各族人民前行,“融”的方式真情依依。

   社区里,“文化互嵌”之风悄然兴起。每逢周末或闲暇时光,各族居民自发聚集围坐在一起,用质朴的语言讲述各民族多彩故事,那一个个古老的故事在他们的口中传承,也在他们的心中扎根;有的则共同参与手工制作,用巧手编织出精美的民族工艺品,将不同民族的文化元素巧妙融合,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教育领域同样是民族团结的重要阵地。威宁的学校广泛开展“文化互鉴课堂”,孩子们在课堂上学习不同民族的语言儿歌、传统技艺,共同绘制展现多元文化的长卷。

学校里,各民族的学生们组成“文化交流小组”,利用课余时间查阅资料,了解非遗传承。他们通过学习芦笙、月琴、铃铛舞等传统技艺,不仅传承了民族文化,更在学习与交流中加深了彼此的了解与信任,让民族团结的种子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

而“花山节”的举办,正是这些日常工作成果的集中展现。活动现场,各族群众既是热情的参与者,也是辛勤的创造者。

从舞台搭建到后勤保障,从节目编排到秩序维护,处处可见不同民族的身影紧密协作,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民族团结的力量。现场数万人,游客们在这里品尝到的每一道美食、欣赏到的每一个节目,都凝聚着各族群众的心血与智慧。

正如一位商户所说:“这些年大家互帮互助,早就把彼此当成一家人,花山节就是为我们各民族操办的大聚会!”

文化传承上,威宁持续深化文体旅融合,将民族团结理念融入每一个细节。当地政府大力支持各族群众共同挖掘整理传统故事、民间技艺,推动民族文化进校园、进社区、进景区。在草海生态旅游区,游客不仅能欣赏湖光山色,还能参与多民族文化体验活动。

他们在互动中感受多元文化的魅力,仿佛置身于一个文化的海洋,尽情领略不同民族文化的风采。

   花山节不仅是一个展示民族文化魅力的平台,更是一个促进民族团结的重要契机。通过这样的活动,各族群众在欢乐的氛围中加深了对彼此文化的理解与尊重,增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让民族团结的信念在他们心中更加坚定。

    如今的威宁,“铸牢”不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融入生活点滴的真实写照。从田间地头的互帮互助,到创业路上的携手同行;从文化传承的共同坚守,到公共事务的齐心参与,各族群众早已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心连心、手挽手,共同书写着威宁大地团结奋进、和谐共生的美好篇章。

花山节这朵民族之花,在日复一日的精心培育下,年年绽放,越开越艳,它不仅见证着威宁大地上团结奋进、和谐共生的美好图景,更照亮着各族群众共同奔赴幸福的道路,成为这片土地上永恒绽放的花朵。(图/文 陈雪琴)


责任编辑:舒彬

社区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