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

培育·服务·赋能 激活基层治理新动能

2025/07/09 16:39 来源:社区文化网 阅读:4.9万

嘉兴经开区塘汇街道社会组织培育服务中心成立于2020年,以“汇心聚力”品牌为引领,立足街道实际,充分发挥枢纽型、支持型平台作用,为辖区“一老一小一困一残”等群体提供专业化社会服务。中心致力于培育社会组织、链接公益资源、开展惠民服务、社工赋能提升,多措并举促进辖区社会组织协同发展。2024年12月,中心获评嘉兴市3A级社会组织。

织密组织网络,搭建协同生态。 当前,塘汇街道共有社会组织139家,其中登记注册的有16家,备案的社区社会组织123家,平均每个社区20余家。这些社会组织涵盖了社区管理、文化体育、志愿服务、养老服务等诸多领域,各个社会组织服务领域互补,为协同生态建立奠定了坚实基础。

持续资金投入,助力健康发展。 塘汇街道连续六年举办公益项目创投大赛,面向辖区社会组织挖掘和培育优质项目。截至目前,大赛累计吸引70余家社会组织参与,落地实施青少年成长、残障帮扶、非遗传承、困境女性等项目40余个,累计投入扶持资金65.7万元,有效破解了小微组织“启动难”和优质项目“落地难”的问题,助力社会组织“破壳成长”。

优化培育服务,提升专业能力。中心注重社会组织培育工作,致力于构建良好的“孵化”环境,中心以社工站为枢纽为社会组织培育提供政策解读、注册、审计、年检指导等一站式服务,促进社会组织相互学习交流,提升社会组织运营能力。创新推出“社会组织成长沙龙”活动,聚焦组织运营痛点,累计举办专题交流5场,培训骨干50余人次,显著提升组织能力。

创新队伍建设,开展需求排摸。 中心创新模式将社区社工、社工站社工、养老社工、民政救助社工、残疾人社工集结起来,组建“连心社工团”,开展入户走访与服务居民工作,精准收集并动态更新居民需求清单,为社会组织设计项目提供精准基础数据支持。截至目前,“连心社工团”累计开展入户走访600余次,服务居民2000余人次,累计解决民生诉求400余项,推动社会组织角色从“被动辅助”向“主动共建”转变。

实施惠民项目,填补服务空白。中心 重点打造并持续优化42个精品服务项目,如“礼遇文明,益同成长”志愿服务、“晓晓童心,星聚塘汇”困境青少年关爱、“乐自愿”爱心商家联盟、“塘心爱老汇”慢性病关爱等。投入创投资金65.7万元,服务覆盖辖区90%以上特殊困难群体,有效弥补了公共服务的短板。

强化资源整合,汇聚多方力量。塘汇街道企业资源丰富,辖区共有各类工业企业1924家,中心发挥资源链接平台作用,链接辖区公益资源,与辖区企业韩泰轮胎、晓星化纤、科博达、巨力自动化等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协同塘汇商会等社会组织力量汇集中小企业资源,助力中心资源汇聚。联动辖区企业开展“微光·助残”职业技能培训项目、“晓晓童心,星聚塘汇”困境青少年关爱项目等特色项目。同时,中心聚焦沿街商铺力量,组建“爱心商家联盟”,吸纳40余家商户参与公益活动60余场,服务居民2000余人次,探索出“商业+公益”可持续模式。

汇聚社工人才,强化队伍建设。塘汇街道目前共有各类社工78名,平均年龄33.6岁,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89.7%,社工证持证率75.6%,队伍年轻化、专业化特征显著。中心积极探索“优才反哺 + 老带新”的双向成长机制,通过邀请辖区获得“嘉兴市城乡社会工作领军人才”等荣誉的人才进行授课,通过“老带新”的方式,助力新社工实现“入门”到“精通”快速成长。

加强心理建设,提升服务能力。中心与心理专业社会组织建立合作关系,定期对辖区社工开展心理评估,并实施“红黄绿”心理健康三色动态管理。同时,结合日常工作,组织开展团体心理辅导、解压趣味运动会、户外团建等活动,有效帮助社工释放压力、调整状态,确保其以饱满的精神面貌服务居民。

强化技能培训,赋能社工成长。中心设计并启动“社工360赋能计划”项目,通过专业知识技能培训、外出参观研学、社工知识比拼等多元形式,全方位提升社工能力。项目紧扣社工实际工作需求,开设了社工理论辅导、社工考试培训、手机摄影技巧、矛盾调解技巧、公文写作等实用课程,有效助力社工专业成长。截至目前,项目累计开展活动13场次,服务社工400余人次。

塘汇街道社会组织培育服务中心以“汇心聚力”为核心理念,通过系统化的“培育·服务·赋能”三维驱动,成功探索出一条激活基层治理新动能的实践路径。从构建“全链条”培育体系激发组织活力,到践行“精准化”服务模式回应民生诉求,再到实施“专业化”赋能计划锻造社工队伍,中心每一步都立足实际、创新务实。未来,中心将继续深化“汇心聚力”品牌建设,持续优化服务机制,汇聚更广泛的社会力量,为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贡献更强大的“塘汇力量”。(通讯员 宋大伟)

责任编辑:陆姗姗

社区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