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

社区非遗课堂,书签里的匠心传承

2025/07/26 00:07 来源:社区文化网 阅读:4.2万

近日,嘉兴经开区长水街道中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二楼的王建民老师蛋画工作室里活力满满。一场精彩的非遗书签制作活动在此热闹开课,十余名学生怀揣着对非遗文化的好奇与期待,开启了一段别样的手工创作之旅。

作为社区公益文化项目的重要一环,此次非遗课堂专为辖区内10岁以上有绘画基础学生开设,旨在让有绘画基础的学生近距离接触非遗文化,感受传统手工艺的魅力。活动现场,书签、水彩颜料、细尖画笔等材料整齐摆放,等待着学生们用创意和巧手赋予它们独特的生命力。

王建民老师一开场就笑着点明主题:“今天咱们要画柿子,‘柿’与‘事’谐音,两个柿子凑在一起,就是‘好柿成双’,寓意着好事连连。”他边说边指向一幅柿子图,“大家看,这柿子的形状圆滚滚的,像一个个小灯笼,特别讨喜。”随后,王老师详细讲解并示范了画枝干的技巧:“画枝干下笔要果断,线条要有粗细变化,有弯有直才自然。先从书签一侧起笔,斜着画出主枝,再在主枝上添几条侧枝,不用太多,两三条就够,既能支撑柿子,又显得疏密有致。” 他拿起画笔在示范书签上勾勒,手腕轻转间,几条苍劲的枝干便出现在木片上,有的地方线条粗壮,有的地方则细劲,还带着自然的转折,仿佛真的从木中生长出来一般。王老师特意强调,“虽然大家有绘画基础,但在小小的书签上画枝干,要注意比例,别让枝干太粗抢了果子的风头,也别太细显得支撑不住。”接着,王老师才开始讲解画柿子的技巧:“顶部的蒂要画得弯弯的,带着点深绿,紧紧连在枝干上,这样才像长在枝上的果子。先用橙黄色铺底色,边缘要留一点浅色,显得有立体感……” 他在刚才画好的枝干上继续添画,寥寥几笔,两个饱满圆润、色泽鲜亮的柿子便稳稳地 “挂” 在了枝上,引得学生们发出阵阵赞叹。

示范结束后,学生们迫不及待地拿起画笔开始创作。有的学生直接在书签上大胆下笔,有的则迟迟不敢落笔。“老师,我不知道怎么画。” 一位男生举手请教。王老师立刻走过去,俯身拿起画笔:“你试试这样慢慢画下来,就像这样 ——”在老师的指点下,男生慢慢掌握了绘画的技巧,开始自己的创作。另一边,一个女生正为枝干上柿子的位置犯愁,王老师轻轻指点:“你把一个小柿子挂在这儿,画面会不会协调许多。” 

工作室里,画笔与书签摩擦的沙沙声此起彼伏。学生们专注地描绘着,有的给枝干添上几片翠绿的叶子,有的在柿子旁点缀几朵小花,还有的在书签写上 “好柿成双” 四个字。大家不时互相打量彼此的作品,交流声中满是欣赏与鼓励。

此次公益非遗课堂是系列课程中的精彩一环,不仅让学生们在实践中提升了绘画技巧,更在他们心中播下了非遗文化的“种子”。中南社区始终秉持儿童友好的理念,通过这样持续的文化活动,为孩子们搭建起接触、了解、传承非遗文化的平台,营造出充满文化气息与关爱的成长环境。让传统文化的传承在一次次的笔尖流转与欢声笑语中悄然延续。(中南社区 陈翠殷)

责任编辑:陆姗姗

社区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