柜面收缴假币现场变“课堂”, 毕节金沙富民村镇银行巧传反假经验获赞
2025/07/24 00:41 来源:社区文化网 阅读:15.9万
“以前总觉得假币离自己很远,这次真是上了一课。多亏贵州省毕节市金沙富民村镇银行(以下简称“我行”)工作人员细心,不仅帮我识别了假币,还教了这么多实用方法,以后收钱再也不敢大意了。”连日来,在银行办理存款业务的客户,手持《假币收缴凭证》,对柜员的细致服务连连称赞。这场特殊的“反假小课堂”,源于一次寻常的现金存款业务。
当日,一位客户来到银行办理1000元现金存款业务。柜员在清点过程中,先是通过指尖触摸感受到一张20元纸币的异常——票面光滑无凹凸质感,与真币的雕版印刷触感截然不同。随后,验钞机的二次核验进一步印证了疑点:这张纸币水印模糊不清,安全线并非内嵌实物而是印刷图案,多项特征直指“假币”。
按照反假货币工作规范,柜员立即启动双人复核程序,在确认该纸币为假币后,向客户出示假币收缴资格证,详细解释收缴规定,规范出具《假币收缴凭证》。业务办理并未就此画上句号,柜员主动拿起假币与真币实物对比,手把手教客户识别技巧:“您看,真币的水印清晰有层次,安全线是内嵌的,用手能摸到明显的凹凸感;而这张假币,这些细节都做得很粗糙。”结合日常场景,柜员进一步提醒客户:“菜市场、小商店这些现金流通频繁的地方,尤其要多留意票面细节。收到大额现金时,最好过一下验钞机;遇到拿不准的纸币,随时来我们网点,我们帮您免费鉴别。”通俗易懂的讲解、贴合生活的提醒,让客户豁然开朗。
作为现金业务的前沿阵地,银行始终将反假宣传融入日常服务。从假币收缴的契机式讲解,到客户咨询时的针对性答疑,柜员们用专业与耐心,将柜面变成普及反假知识的“移动课堂”。守护群众‘钱袋子’,既要练就识假辨假的‘火眼金睛’,更要当好反假知识的‘宣传员’。客户表示:“我们一定要提醒亲朋好友,尤其是老年人、残疾人、留守儿童等群体,在使用现金时务必注意防范假币。感谢银行工作人员帮我们仔细检查钱款,让大家都更安心。”
下一步,银行将持续创新宣传方式,让更多群众掌握识假、防假技能,筑牢金融安全“防护网”。(金沙富民村镇银行 陈洪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