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

课堂藏妙趣,童心种绿意

2025/08/04 21:04 来源:社区文化网 阅读:1.9万

  社区文化网(李军华 邹叶锋)近日,杭州钱塘区白杨街道邻里社区活动室内,三十多张稚嫩的脸庞正随着屏幕上跳动的色彩绽放笑容。这场专为“小候鸟”们设计的垃圾分类活动,以视频课堂为引、沉浸式游戏为桥,让环保的种子在“看、学、玩、做”的层层浸润中,悄悄扎进孩子们的心田。

 

  活动伊始,色彩明快的卡通垃圾桶亮相,孩子们瞬间安静。动画里,穿绿衣服的“易腐宝宝”张开嘴巴吞下香蕉皮,蓝色的“可回收巨人”将旧报纸折成纸飞机,红色的“有害卫士”警惕地收下废电池……每当出现垃圾投放的画面,教室里就炸开一片此起彼伏的抢答:“我知道!矿泉水瓶要找蓝色朋友!”“奶奶的药盒该去红色家!”6岁的朵朵踮着脚尖指向屏幕,小辫子随着动作轻轻晃动,眼里闪烁着发现秘密的兴奋。这些平日里被忽略的生活细节,在动画情节里变成了充满趣味的冒险,环保的概念不再是抽象的词语,而是化作会说话的垃圾桶、会旅行的垃圾,悄悄住进孩子们的脑海。

  动画余温未散,浙江财经大学志愿者变身为“分类魔法师”,捧着迷你四色桶模型走来,卡片上印着冰淇淋、温度计、旧玩具等。“帮垃圾宝宝找家啦!”话音刚落,小手纷纷举起。分组游戏时,孩子们趴在桌边比对卡片,不时为归属争执。“塑料瓶是可回收物!”航航把卡片拍在蓝色桶前,挺胸如胜;米米捏着沾颜料的废画笔犹豫,经提示放进红色桶,小声道:“原来画笔要特殊处理。”指尖触碰让知识可感,动画里的规则在操作中沉淀为笃定认知。最令人动容的莫过于创作环节。当画板和粘土分到手中,孩子们立刻化身小小艺术家。他们对照分类图鉴,将粘土揉捏延展成创意画卷6岁的米米用蓝色粘土包裹扭扭棒,在画板上“搭建”可回收物高楼“纸箱塑料都是宝,蓝色家园欢迎它!”7岁的航航将绿色粘土搓成小球,粘上干花瓣拼出“易腐花园”并说道:菜叶果皮变成土,花儿对我点点头!

 

  阳光洒进活动室,照亮孩子们沾满粘土的小手和画板上的绿色创意。这堂课没有说教,只用孩童能懂的语言织就绿色梦。孩子们离园时,或许说不清“可持续发展”,但已知香蕉皮、旧作业本的去向。童年扎根的环保意识,终将长成大树,让每次弯腰投放,都成为对地球最温柔的承诺。


责任编辑:王云河

社区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