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

书写“一味药富一方民”新篇 磐安中药材现代农业产业园入选国家级项目

2025/08/05 09:11 来源:磐安发布 阅读:1.5万

近日,金华市磐安县现代农业产业园入选农业农村部2025年农业产业融合发展项目,这也是全省首个以中药材为主导产业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同时,磐安县还获得首批中央财政3000万元农业产业发展资金,为当地中药材产业的腾飞注入强大动力。

近年来,磐安县紧紧抓住国家发展中医药健康产业以及“健康浙江”“中医药强省”建设的历史机遇,将中药材产业作为富民强县的重要支柱。以道地资源、特色基地、优势品牌和骨干企业为核心,磐安县致力于健全产业体系、优化产业结构、激发产业活力,全方位提升中药材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推动产业从大到强的转变,实现“种好一味药,富裕一方民”的目标。

磐安县现代农业产业园位于磐安县西南部,是浙江省中药材种植规模最大、流通集散能力最强的主产区和集散地。目前,产业园内中药材种植面积约52060亩,年产量达2.26万吨。2024年,产业园总产值高达121.57亿元,主导产业产值96.35亿元,农产品加工产值31.04亿元,农业总产值12.27亿元。园内共有18家农业龙头企业,主导产业从业人员达4.6万人。

在产业创新方面,磐安县现代农业产业园亮点纷呈。全国首创的中药材和中药饮片一体化加工共享车间,建立了统一准入、统一设备、统一工艺的标准体系,为产业园及周边道地产区提供共享加工服务。目前,产业园范围内已累计建成20个中药材共享加工点,日加工鲜品中药材1200余吨。这一创新模式已在全国20余个省份得到推广,成为行业典范。

“冬药夏粮”模式的探索也走在全国前列。磐安县在产业园率先开展“水稻—浙贝母”“水稻—元胡”“浙贝母—甜玉米—小番薯”等轮作套种实践,并形成了完善的轮作套种技术规程。通过夏季种植粮食、冬季轮作药材,不仅有效缓解了冬季土地抛荒问题,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还改善了土壤理化性状,实现了稳粮保供和农民增收的双赢。

道地药材集散流通能力全省最强也是产业园的一大优势。产业园范围内注册中药材生产经营企业781家,临时购销户1800多户。园内的“浙八味”特产市场是长三角地区规模最大的中药材交易市场之一,冷链物流、现代仓储等新型业态蓬勃发展,90%以上的浙产道地药材从这里走向海内外。2024年,市场交易额突破80亿元,被评为中国商品功勋市场。

产业发展平台集聚程度同样全省领先。产业园拥有全国唯一的省级中药产业大脑,全省唯一以中药历史经典产业为主题的特色小镇“江南药镇”和省级创新服务综合体。凭借这些优势,磐安县先后获评全国中药材“三无一全”基地建设示范县、浙江省中药材特色农业强镇等多项荣誉。

在产业升级方面,产业园建有占地1100余亩的中医药产业园和孵化园,成功引进康恩贝集团、浙江一方制药等知名药企,培育中药类生产企业145家,拥有4家中医药规上企业和4家高新技术企业,5家饮片企业通过药品GMP认证,1家颗粒剂生产企业也已建成。基本形成了以中药饮片、配方颗粒、康养产品等为主的中药材制造体系,实现了从单一种植向加工增值的转型升级。

此外,产业园还十分注重种质资源保护和良种培育。建立了华东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库磐安分库、浙江省中药材种质资源圃,收集浙产道地药材种质资源92科278个物种2010份,并系统开展种质资源表型分析评价。与浙江省中药研究所、浙江省农科院等单位紧密合作,通过浙江省农业(中药材)新品种选育重大科技专项的滚动支持,育成了“浙贝1 号”“浙术1号”等6个道地药材良种,在产业园累计推广面积120万亩以上。

县中药产业发展促进中心党组书记、主任张红林表示,此次入选国家级项目是对磐安中药材产业发展的肯定,也是新的起点。未来3年,磐安县将以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为契机,全方位提升中药材产业核心竞争力,努力将产业园打造成全国道地药材资源保护种植提质地、精品药材品牌引领生产加工新高地、浙产优质药材数智创新流通交易集散地、“中药材+”联农带富乡村振兴样板地,为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贡献磐安力量。


责任编辑:洪惠锋

社区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