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

“针线千年·绣语塘汇” 嘉兴经开区非遗课堂开出诚信之花

2025/08/11 22:06 来源:社区文化网 阅读:3.7万

“一梭一线织就诚信底色,一针一绣传承非遗匠心。”近日,嘉兴经开区塘汇街道长纤塘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经开有诚·少年有信”诚信文化之“针线千年·绣语塘汇”寻访活动。活动特邀非遗传承人徐林玲老师担任主讲嘉宾,引领青少年们通过亲身体验塘汇刺绣技艺,在飞针走线间聆听诚信故事,将传统美德内化于心,从而实现非遗技艺传承与传统美德教育的双向赋能。

活动开始,徐林玲老师带领大家步入长纤塘文化展馆。她指尖抚过一幅幅承载岁月的绣品,讲述塘汇刺绣自春秋时期以来的真实流变、每一针技法背后严谨的匠心要求。当徐老师提及数代传承人如何一丝不苟恪守刺绣技艺准则,拒绝浮华捷径时,“诚信”二字便如绣线,密密织进了历史的经纬。她强调:“刺绣之道,如做人之本,图案可以创新,但针法的根基与历史的真实,容不得半分虚假与敷衍。”听着徐老师的介绍,家长李先生感慨道:“原来每一件非遗作品都是诚信的物化见证。”

参观后的交流环节,面对家长与孩子们关于刺绣学习、文化困惑乃至技艺诚信的踊跃提问,徐老师始终以质朴的语言和坦诚的态度一一回应。当被问及如何辨别一件刺绣作品的优劣真伪时,她不仅详解技艺特征,更指出:“真正的价值,在于创作者是否以诚实之心对待每一针、每一线。材料是否实在,工艺是否到位,都是‘信’字的体现。”这份毫无保留的真诚,让文化传承的清泉自然流入心田。

实践环节中,徐林玲老师选定一种纹样进行示范操作。随后,她逐一指导活动参与家庭,从穿针引线的基本要领到落针走线的具体位置,均进行了细致讲解,并反复强调操作要点:“针脚长短均匀,即是规矩;线迹覆盖密实,即为尽责。”青少年们在徐老师的示范指导下屏息凝神,于白布上绣制出一个个图样,而家长则是在孩子的小黄帽上绣上了纹样。最终完成的作品,不仅是青少年们初次实践的成果,更是亲子合作、以耐心与诚心共同完成的独特纪念。

针尖轻舞,绣的是纹样,修的却是心性。在红船起航之地,有信少年们以银针为笔,彩线为墨,在针线穿梭间不仅掌握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湛技艺,更于指尖实践中体悟了“言必信、行必果”、“精诚所至”等千年信条。这种将非遗技艺传承与诚信品格涵养相融合的创新教育模式,既赋予传统手工艺以当代德育内涵,更为新时代非遗活化传承开辟了“技以载道、文以化人”的实践路径。(通讯员 谢俊俊)

责任编辑:陆姗姗

社区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