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洪市中医院:院校合作教改项目之“学生自主探究式学术分享会”
2025/08/11 22:00 来源:社区文化网 阅读:1.1万
社区文化网(苏勤 赖鑫)8月1日下午,一场聚焦中医经典理论与现代应用的学生自主探究式学术分享会在射洪市中医院成功举行。本次活动以“经络络脉学说”与“中医窠囊理论”为核心议题,通过学生深度讲解与集体研讨相结合的形式,充分展现了自主探究式学习的成效与魅力。
分享会上,钟丽颖同学以临床医案为切入点,重点探讨了辛味药在络病治疗中的应用,并详细介绍了“辛润通络法”的用药规律。
宣畅同学则从宋代许叔微《普济本事方》中“左胁漉漉有声、呕酸苦水”的典型“癖囊”(“窠囊”理论前身)病案入手,详细阐述了苍术丸组方燥润相济的配伍智慧,并深入解读了朱丹溪“痰夹瘀血,遂成窠囊”的核心病机理论,同时援引喻嘉言关于肺窠囊“如蜂子营穴”的经典比喻及其“治痰-健脾-治气”的治疗三法,将古籍智慧与现代临床紧密结合。最后,他探讨了张之文教授运用“透窠囊”法治疗肺结节的经验,以及痰瘀互结理论在慢阻肺(肺胀)治疗(化痰活血、调畅气机、培元固本)中的应用,引发了与会者的深入研讨。
课程最后,陈愚主任进行点评。他指出,本次活动的显著特点是实现了学习角色的根本性转变。分享同学需精研古籍原文、梳理理论脉络、解析典型医案、联系现代应用,将庞杂知识内化提炼并有效输出。这一过程摒弃了单向知识灌输,使每位参与者都能在倾听、质疑与思辨中主动构建知识网络,深化对痰瘀互结、气血同调、络病特点等复杂中医理论的理解,有效锻炼了临床辨证思维能力。
本次以“络脉”与“窠囊”为纽带的中医学术分享会,不仅是对两项深奥理论的生动诠释,更是院校合作教改项目的一次创新实践。它充分证明:当学生从知识的聆听者转变为主动的探索者和分享者时,古籍中的智慧更能焕发新生,艰深的理论更能激发思辨的火花。中医学术的传承与发展,将在这种自主、互动、深度探究的学习氛围中行稳致远。期待未来有更多同学走上讲台,分享智慧,共同探索岐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