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精准兜底”到“长效赋能” 嘉兴经开区打造民生服务闭环
2025/08/15 11:14 来源:社区文化网 阅读:2.6万
嘉兴经开区塘汇街道民政办创新工作方法,构建起“精准识别-动态保障-服务创新-社会协同-长效发展”的民生服务闭环体系。
塘汇街道通过“大数据筛查+入户核查”双机制,严格落实“申请-核查-评议-公示-审批”五步准入流程,依托省级大救助平台进行多部门数据联审,确保识别精准度。在动态管理方面,街道民政办通过季度系统复核、年度审查和交叉检查三重监管,确保审核公正性。
为进一步提高工作人员对政策了解程度,今年街道民政还将民政政策整理汇编成手册,涵盖5大类33项惠民政策,实现“一册通查”,并组织召开政策解读会,覆盖相关工作人员30余名,提升了整体的专业素养。
“多亏街道工作人员主动上门,我们才知道可以申请低保。”家住塘汇的蒋阿姨说。其儿子为辖区内持证重度残疾人,并于今年2月刚满18周岁,近期街道及社区在走访中,发现其符合申请低保单独施保的条件并积极对接办理事宜。走访中还发现新禾家苑社区的老李因患病长期租房居住,医疗自费支出超2万元,了解到其困难情况,街道民政联合医保卫生等条线,立即启动救助流程,主动对接其子女,收集低保办理材料,解决其医疗费用难题。
另外针对行动不便群体,街道还积极联合区残联、定点医院开展入户评残,2025年已为6位符合条件的申请残疾证居民提供入户评定服务。行动不便的朱爷爷正是通过该服务,不仅顺利办理了残疾人证,还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同步申请了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实现“一次上门、多项落实”。
位于周安路街道残疾人之家内,一场特殊的生日会温暖上演——工疗人员们围坐在一起,品尝着自己亲手制作的生日蛋糕,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这温馨的一幕,正是塘汇街道开展“赋能式”助残服务的生动缩影。
塘汇街道残疾人之家全年开展生活技能、社会适应、劳动技能等培训类活动16场次,组织特色文体活动20余场,为11名精神智力及肢体残障人士搭建起融入社会的桥梁。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工疗人员们通过参与年货节、茶文化市集等公益活动,成功售出亲手制作的拖鞋、围巾、玩偶等手工艺品,累计实现销售收入已超千元。除此之外,街道还积极对接意向企业收集残疾人岗位,今年新增3名残疾人就业,这种“培训+就业+收益”的模式,不仅让残障人士掌握了实用技能,更通过市场化实践增强了就业信心,为困难家庭开辟了可持续的增收渠道。
不仅如此,街道建立“红橙黄”跟踪机制,摸排收集辖区困难及特殊家庭情况,通过定期回访,及时掌握动态信息,精准施策,及时调整帮扶方案,确保帮扶措施落到实处。居民梅师傅曾因财产达标经2022年年审依规退出低保,在今年的随访中,工作人员了解到其生活再次陷入困境,经核查确认再次符合低保申请条件,街道民政办对照政策流程及时帮其完成了低保申请审核。这种对 “退出又重返” 情况的敏锐捕捉,正是跟踪回访机制对政策动态调整的生动体现,真正形成管理有精度、服务有温度、发展有力度的良性循环。
塘汇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探索“物质+服务”综合救助模式,持续完善民生保障闭环,托起困难群众“稳稳的幸福”。(通讯员 仇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