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

开展“汇非遗雅韵星火,续中华文脉长流”社会实践活动

2025/08/17 10:29 来源:社区文化网 阅读:1.7万

  为了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结合“青春传承中华文脉工程”,近日,电力工程系“中华文脉知行团”实践团深入山东省潍坊市杨家埠旅游开发区,开展了为期三天的“汇非遗雅韵星火,续中华文脉长流”社会实践专项活动。实践团通过对杨家埠年画和风筝的调研,分析杨家埠旅游开发区的发展现状,旨在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提供宝贵参考,探索可行的实践方案。

 

  实践团首站来到杨家埠民间艺术大观园。一踏入园区,一幅幅色彩鲜明、寓意吉祥的木版年画便映入眼帘。在工作人员的细致讲解下,队员们了解到,杨家埠木版年画素有 “民俗奇葩” 之称,其独特的艺术风格中蕴含着浓郁的山东乡土气息。每一幅年画不仅勾勒出鲜活的人物形象,更寄托着民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有的年画通过人物神态传递忠孝节义的价值观,有的则以花鸟图案寓意五谷丰登、阖家安康,而不同年画在节庆场景中的摆放位置,更暗藏着代代相传的文化讲究。实践团在杨家埠民俗大观园,欣赏到了丰富多彩的木板年画,并在工作人员的讲解中了解到,杨家埠木版年画被誉为民俗奇葩,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浓郁的生活气息,深刻反映了山东农民的生活场景和精神风貌。年画不仅展现了人物形象和民众的追求,还通过每一幅作品的独特寓意与位置,诠释了不同场景下的文化内涵,团队成员由此深刻感受到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随后,实践团成员还参观了杨家埠旅游开发区的梦里水乡和梦想小镇板块,了解到该板块以古寒十二时辰为设计主题,以梦里水乡为愿景,以四季全时为切入点,结合丰富的建筑业态及院落主题,打造古寒四季故里。成员们感受到杨家埠地区的人民是如何因地制宜发展文化产业,让地区的文化走出潍坊、走向世界。

活动期间,实践团还走访了多家非遗作坊和生产工厂,与民间手工艺人面对面交流。在年画作坊里,队员们更是亲手体验了木版雕刻、颜料调配、拓印等年画制作工序。“一张年画要经过二十多道工序,稍有不慎就会毁掉整幅作品。” 在手工艺人的耐心指导下,大家深刻体会到了传统技艺的精湛与不易。令人欣喜的是,随着国家政策的扶持,近年来这些优秀传统文化正逐步复苏,展现出稳定甚至回升的趋势。

 

  在为期三天的实践活动中,团队成员通过走访调研,深入了解了传统手工艺的传承现状及所面临的挑战,并对杨家埠地区在传统文化保护方面的成功经验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成员们不仅通过调研感受到非遗文化的独特价值,更通过与当地群众的互动,增强了自己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团队成员表示,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将继续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贡献自己的力量。(于光发)


责任编辑:王云河

社区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