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宁以“三好”模式探索消费帮扶新场景
2025/08/27 17:21 来源:社区文化网 阅读:6.8万
日前,海宁市围绕东西部协作工作部署,以“三好”模式探索消费帮扶新场景,通过精选产品、畅通供销、打造品牌,持续推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黑水县优质农副产品“出山入海”,为区域协调发展注入新活力。
黑水县隶属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地处岷江上游、青藏高原东南缘,平均海拔3544米,森林覆盖率41.43%,林草综合覆盖率82%,不仅拥有达古冰川等4个4A级景区,还具备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为优质农特产品生长提供了绝佳环境。
自协作工作开展以来,海宁市依托四川嘉海开发建设有限公司等市属国有企业,锚定“区域协作、产业融合、互利共赢”目标,创新推出“冰川咖啡”“西牛东送”等举措,以“三好”模式破解消费帮扶难题。
聚“三链”,筛选黑水优质好物
在产品端,海宁从供应链、价值链、合作链三方面发力。供应链上,梳理黑水特色资源清单,对接本地市场需求,构建“政府+企业+合作社”协同供应体系;价值链上,潮富公司利用万年冰川融水,联合本土咖啡产业开发“九千年”系列冰川冷萃、沙棘美式等高附加值产品,年销售额近50万元;合作链上,推行“共育一头牛”计划,组建牦牛采购专班遴选优质牦牛,推动黑水雪域泉水进驻连锁超市。目前,市属国企已联动10余家销售主体,黑水农特产品专场推介会单日订单突破160万元。
破“三关”,打开供销顺畅局面
为解决供销环节痛点,海宁重点突破“三关”。破解“办证关”,联合黑水县开具当地首张跨省牦牛A证,打通跨省调运堵点;打通“运输关”,攻克2000公里长途押运难题,确保首批96头牦牛安全运抵海宁屠宰;突破“推广关”,对接海洲街道1660户居民开展“拼牛牛”团购,累计销售牦牛肉4.8万斤,带动黑水农牧民增收约100万元。
融“三域”,打造浙川协作品牌
在品牌建设上,海宁线上线下同步发力,推动品牌升级。线上依托“大潮优品”“832平台”开设专区,举办多场直播推介;线下推出“川浙礼·雪域粽”定制礼盒,组织乡厨协会烹饪品鉴,让“川品浙味”走进百姓家宴。同时,联合主流媒体推出《寻牛日记》系列报道、摄制《爷爷扎西的牛宝贝》宣传片,升级“西牛东送”品牌至2.0版,并将冰川水植入音乐节、演唱会等场景,打造“潮咖啡+演出”跨界IP。
此外,海宁还从文化、体验、年轻市场三方面创新,丰富消费帮扶内涵。以冰川水为核心,打造“冰川美式”等创新饮品,融合川西生态故事与东部咖啡文化,实现“舌尖上的东西部协作”;以《寻牛日记》为IP,通过短视频、直播、VR技术等,让消费者“云养牛”“沉浸式”体验高原牧场;聚焦Z世代需求,在音乐节、文化集市打造“黑水好物”场景,通过“线上种草+线下体验+社交裂变”,让黑水好物成为年轻群体的“社交货币”。
下一步,海宁市将继续深化“三好”模式,推动东西部协作向更深层次、更高水平迈进,助力黑水优质产品持续拓展市场,实现两地互利共赢。(通讯员 蔡海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