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逐梦 一路前行 ——记嘉兴市秀洲区文化产业协会第一届、二届秘书长、2022年浙江省社会组织领军人物 吴桂潮
2025/08/29 15:59 来源:社区文化网 阅读:3.7万
在嘉兴市秀洲区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浪潮中,有一个身影始终忙碌而坚定,他就是秀洲区文化产业协会秘书长吴桂潮。
作为秀洲区文化产业协会秘书长,他既是行业资源的“整合者”,也是文化创新的“探路人”。从2015年协会成立至今,他带领协会从初创走向成熟,推动秀洲文化产业从“单打独斗”迈向“集群共荣”。近日,我们专访了这位浙江省社会组织领军人物,探寻他与文化产业的十年深耕之路。
初心如磐,开启逐梦征程
回忆起十年前协会成立的情景,吴桂潮眼中满是回忆和感慨。“那时候,文化产业在秀洲虽有星星之火,但还缺乏一个强有力的组织将大家凝聚起来。”怀着对文化产业的热爱和推动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使命感,吴桂潮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人走到了一起,共同为秀洲区文化产业协会的诞生而努力。在一间不到一百平方的办公室里,他们建章立制,确立了“服务会员、服务企业、服务产业”的宗旨,就此踏上了充满挑战与希望的征程。
虽然,吴桂潮的职业生涯曾始终与文化紧密相连,但参与社会组织管理尚属首次。2015年秀洲区文化产业协会成立之初,曾从事新闻报道工作数十年如一日的他,经组织批准,便以秘书长身份投身其中。彼时,秀洲文化产业尚处起步阶段,业分散且弱小、资源缺乏且割裂。“协会成立的初衷,就是要打破企业间的壁垒,在搭建桥梁,连结资源中,让政府、企业、市场形成合力。”他回忆道。
在这一理念下,他在会长的支持下,主导制定了协会的《章程》《管理制度》《运行细则》《行业自律条例》等制度,建立了“季度例会”“年度会议”等沟通机制,并推动会员规模从最初的45家发展至最多时的近110家,覆盖文化影视、创意设计、文化科技、数字文化等多元领域。
他特别提到:“文化产业需要‘抱团取暖’,更要‘借势发力’。”为此,他对内倡导“六大联盟”,将会员企业按行业分类进行组建,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对外,牵头与湖北商会、江西商会、安徽商会等十多家嘉兴异地商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探索“聚文汇商”平台建设,通过与浙江禾城农村商业银行开展并举办“银企合作、项目对接”等方式,为文化企业注入金融活水,由此获得了累计提供专项信贷资金超20亿元的授信协议,有效地解决了“资源不足”和会员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为了拓宽发展思路,感悟温商精神和飞地经济新模式,激励会员开拓创新,励志前行,增进文商互动合作共赢,2018年10月,在他策划下,协会与嘉兴市温州商会首次联合,以“秀水涣涣,创意浓浓,心仪温商,心动北票”为主题,组织了协会和商会会员,借观览北京第十三届文博会之际,专程赴辽宁北票进行学习考察。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为契机,实施“社情民意大走访、‘八八战略’大宣讲、思想观念大解放”活动,迎合大东北发展新机遇,感受北票发展新变化,在弘扬“红船”精神中拓展视野凝聚人心,在考察学习中理清发展思路,通过项目洽谈和交流,有效地推动了文商互动合作共赢,为改革再出发携手并进。
创新引领,铸就发展辉煌
谈及协会十年间的发展,吴桂潮言语中满是自豪。在会长的支持和理事会的共同努力下,他主导协会开启了一系列创新举措。其中首推的“韵秀沙龙”文产活动,作为协会的特色品牌,揽江南水乡文化之韵,展秀洲文产创新之美,为会员企业搭建了一个交流合作与创意碰撞的优质平台。“通过韵秀沙龙,大家不仅分享了经验,还促成了许多合作项目,真正实现了资源共享、互利共赢。”吴桂潮说道。
首创行业自律公开承诺,是协会发展历程中的又一重要里程碑。吴桂潮深知规范发展对于行业的重要性,“只有大家都遵守规则,文化产业才能健康、可持续地发展。”这一举措不仅为秀洲区文化产业的发展营造了公平竞争的良好环境,也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借鉴。
在创新与实践中,协会从“运河文化”到“产业联盟”,从“秀湖论坛”到“数字赋能”,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取暧”,无一不倾注着吴桂潮对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激情与奉献。
文旅融合,打造地域IP。吴桂潮深谙文化产业的根基在于地域特色。他推动协会和各镇、街道以“运河秀水·画语江南”为核心品牌,引导会员整合嘉兴运河湾国家湿地公园、江南网船会、新塍元宵节、朱彝尊文化IP等资源,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旅结合。如通过会员影视企业和基地拍摄《无辜者》、《美丽心愿》、《七把枪》等影视作品,将古镇风貌、红色文化等搬上银幕,带动文化旅游、古镇开发与影视产业联动发展。同时,还以“百村百剧”为主题,策划并制作了多部村剧进行汇演,以身边事例讲好美丽乡村人文故事,以百姓视角传递文明理念。
科技驱动,培育新质生产力。面对数字化浪潮,吴桂潮提出“文化+科技”融合战略。2024年,他以推动运河湾数字文化产业园建设为目标,注重引入区块链、虚拟现实等技术,打造数字文化产业集群。在“禾城韵秀·文商对话”资源分享会上,他邀请沪、杭专家探讨新质生产力与文化产业融合路径,强调“数字化不仅是工具,更是产业升级的引擎”,为参会的200多名会员企业和区内外客商注入“新能量”。
跨界联动,激发创意活力。他倡导“跳出文化做文化”,谋求“文商旅”融合发展。精心策划并推动协会举办“创意创新设计大赛”、“创意秀洲”文创精品展和“韵秀文化沙龙”等活动,并组织企业参与深圳“文博会”、义乌“文交会”等展会,全程组织并实施市“文博会”秀洲馆的多年创意策划和设计制作,并想方设法让农民画艺术创意公司通过衍生品设计和“秀洲有礼”等平台,将传统艺术转化为市场新品。
此外,在吴桂潮的精心策划,创新协会年会形式,率先举办的“三会合一”年会活动,将协会年度表彰会、文商论坛会、资源分享会等活动合三而一,把协会年度总结与产业发展结合起来,把文商互动与产业招商结合起来,在提升协会影响力的同时,激发了文化企业的创新活力。
2022年,他因此荣获了“浙江省社会组织领军人物”的称号,也为协会争得了荣誉。
党建引领,践行社会责任
在协会发展过程中,曾获连续参加过区委三批“党务红领”的吴桂潮始终将党建工作放在协会的重要位置。经过多年的组织和培育,终于在2023年,协会成立了全市文化产业协会中首个“文产党支部”,让党建成为引领协会发展的“红色引擎”。
“党建工作不仅增强了协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也让我们更加明确了社会责任。”吴桂潮介绍,在党建引领下,协会党员、会员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
2020年疫情期间,吴桂潮快速作出响应,协会第一时间发出倡议,组织党员和会员捐资捐物,并与会长带头捐款。第二天又亲自带领党员、会员不顾个人安危,率先奔赴抗疫一线。在这次疫情中,他不仅动员协会党员、会员自发捐资捐物,还在协会组织下捐献爱心资金,由协会统一捐赠给秀洲区红十字会,并为新塍镇新庄村每一个村民送去了“爱心口罩”及物资。同时,还动员会员发挥自身特长,纷纷投入到“文化战疫”中,全方面的支持抗疫“战士”,有效地展现了文化人的担当。
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主题具有针对性,政策解读、技能提升、文产交流等常办常新。十年里,吴桂潮在协会打造的“韵秀文产沙龙俱乐部”已经成功举办了近100场韵秀文产主题沙龙活动。与此同时,他还每年组织协会发起“爱心接力”和组织党员参与“微心愿”活动,组织企业一同为特困户和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送去一些物品和资金。除了这些,他还连续多年年组织协会会员走进敬老院送书画、送温暖、送月饼、送衣被等,为老人带去关怀与欢乐。
作为秀洲区文化产业协会的秘书长,在这十年里,看到许许多多的人都献出自己的爱心,他也收到这种氛围的感染,自己也不知不觉做了很多公益,如为抗台救灾温州永嘉灾区捐款、参与乡贤会活动为家乡建设捐资出力、扶贫帮困为弱势群体认领“微心愿”、走访慰问困难家庭等等。令他欣慰的是,在和会员企业一同走访有困难的家庭的时候,他自己也没想到,一点点放在床头的小小礼物,却会让这些家庭十分快乐。他还有与他同行的人员对此感受很深,像是受到了一种洗礼,原来自己还能为别人做很多事情。
吴桂潮觉得,带着协会会员,通过献爱心、做公益的形式,温暖他人也温暖了自己。会员企业在发展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承担了应有的社会责任。吴桂潮认为除了捐钱捐物,更应该发挥会员单位在文化上的优势,带给贫困家庭多种多样、多层次的服务和温暖。他这样想,也是这样做的。所以,他竭力通过活动来吸引更多的企业和个人来参与,用奉献凝聚爱心力量。
“作为一名退休人员,自己能加入到这个行业中来,更多的是因为在这里的工作更加充实,这是金钱不能带给他的东西。”2020年,他被嘉兴市社会组织培育发展中心推选为“禾城公益人物”。
展望未来,砥砺前行不止
迈进文化产业大门,以身入局,化身做桥,一头是政府部门,一头是文化企业,吴桂潮风雨沧桑,一干就连任了两届,倾情奉献十年间。如今,虽已卸任,但他对协会仍是一往情深,他说:只要协会需要,仍乐意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
对于个人来说,吴桂潮一直认为协会给了自己施展才华的平台,即使在退休后,也能锻炼提升。“要做自己喜欢的事,要做自己能做的事情并且要把事情做好,这是我在协会工作的座右铭。”
2023年底,吴桂潮身体健康出了问题,经历一次大手术。即使在上海中山医院的病床上,他对协会工作仍是念念不忘:走访安排了没?沙龙活动这个月有没有组织?效果怎么样?协会例会计划在什么时候开?每天还惦记着秘书处的工作,联络不停,操持不止。出院后,来不及好好休养,又回到了协会办公室的座位上了。为协会活动和换届东走西奔,时刻忙碌。
回顾过去十年,吴桂潮感慨万千:“这十年,我有幸与大家一起见证了秀洲区文化产业从起步到繁荣的全过程,深感每一步都凝聚着大家的心血和汗水。”
谈及未来,他眼神中充满了期待和坚定。“未来,我们新一届理事会定将继续坚持创新驱动,推动文化与科技、旅游、商业等深度融合,为秀洲区文化产业培育更多新的增长点。”
【后记】“要做,就要做好!”这是一个文化守望者的真诚承诺与热血情怀。十年间,吴桂潮以实干与远见,将秀洲文化产业协会打造成区域发展的“金字招牌”。他笑称自己是“文化服务员”,但在这份谦逊背后,是对文化产业的深刻洞察与炽热情怀。正如他所言:“文化的力量在于连接过去与未来,而我们,正是这条纽带上的编织者。”(辛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