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洲文协十年间
2025/08/29 15:50 来源:社区文化网 阅读:3.7万
十年,在历史长河中不过弹指一挥,却足以让一颗文化种子在江南沃土生根发芽、枝繁叶茂。
站在嘉兴市秀洲区文化产业协会成立十周年的节点上,捧读这部凝结着产业发展印记的文集,仿佛看见大运河畔的千年文脉在新时代焕发出璀璨光芒。
这是秀洲文化基因与时代脉搏共振的十年。
从运河畔的传统手工作坊、广告制作到喜马拉雅、腾讯音乐,从书画艺术创作、创意设计到数字艺术展品、AI智能运用,从“文化+”到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秀洲“文产人”始终以创新姿态诠释着“守正”与“创新”的辩证关系。
当蓝印花布纹样跃上智能穿戴设备,当农民画元素融入城乡景观设计,传统文化不再是博物馆里的静态展品,而是成为可触摸、可体验、可消费的现代生活方式。数据显示,全区文化企业数量逐年增长,品质不断提升,规上文化企业层出不穷,文化上市企业实现零的突破。文化产值增加值从全市末位跃至第一。这些数字背后,是无数创业者将文化资源转化为发展动能的智慧与汗水。
这是产业生态与城市品格共融的十年。
从“秀湖”论坛、“运河湾”新城推介到数字化文创产业园,从“聚文汇商”到“文商旅”融合,从“韵秀沙龙”四季常青到与上海德必产业园、杭州浙报传媒的“资源分享”,协会搭建的“政、企、研、学”四位一体平台,让文化创意与先进制造、现代金融、创意村落等产业深度联姻。
在美丽乡村,打造“创意村落”激活乡村文化;在光伏小镇,运用文化IP赋能工业旅游;在运河湾新城,植入文化地标重塑城市记忆;在特色产业园,运用“沉浸式”虚拟制片技术催生“数字经济”新业态。
更值得关注的是,文化产业的发展培育了城市的创新气质,吸引了上海、杭州等“长三角”地区近200名文化创客集聚秀洲,形成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动局面。
这是本土情怀与内外视野交织的十年。
十年来,秀洲区文化产业协会创设载体,丰富内容,努力当好文化企业的“服务器”,正日益成为政府与文化企业的“连心桥”,并不断强化职能,努力做好政府决策的“智囊团”。
从举办和参与区“创意秀洲”创精品展、嘉兴市“文博会”到组织会员赴深圳、上海、杭州、北京、宁波、温州、义乌等各地文化产业博览会参展观展,从“秀洲·中国农民艺术节”到数字艺术、衍生产品上线销售、出国展览、跨境交易,秀洲文产始终以开放姿态拥抱“长三角”,助力新发展。
特别是在数字贸易领域,通过“桃园数字谷”,搭建文化出海云平台,拓展对外合作交流渠道,强化产业政策引导,成功引进喜马拉雅创新业务总部项目,为秀洲“有声阅读”注入澎湃动能,让文化与科技交融的“声音经济”落地生根、绽放异彩;成立“腾讯音乐新质内容创作和运营华东区域中心”,引导沃滋玩具、中润光学镜头等近十家文产企业实现线上交易和“跨境电商“,让“江南智造、秀洲文创”产品不断走向世界。
这种“走出去”的勇气,既源于对本土文化的自信,更得益于对国际规则的深刻理解。
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回望,十年历程留下的不仅是产业发展的成绩单,更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共同构成了秀洲“文产人”特有的精神图谱。
秀洲文产人当以十年积淀为起点,继续深耕江南运河文化沃土,培育更多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文化品牌;拥抱数字经济浪潮,依托喜马拉雅创新优势,深化和完善桃园数字谷文化产业平台建设,共同探索“声音”领域的无限可能;打造长三角文化科技融合示范区;强化区域“文商旅”观学游协同发展,构建大运河秀洲文化产业带重要节点。
让我们共同期待,下一个十年,秀洲文化产业必将书写更加精彩的时代答卷。
(嘉兴市秀洲区文化产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