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

安顺西秀区:以“节”为媒,奋力谱写民族团结西秀新篇

2025/09/05 00:56 来源:社区文化网 阅读:25.4万

“青山作幕,绿水为台”。

近日,有着“黔之腹、滇之喉、粤蜀之唇齿”美誉的安顺西秀区,在东关街道湾子村举办了一场独具民族特色的文化盛会,西秀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系列活动之2025年“Hi西秀·四季游”主题活动暨“我们的节日·吃新节”活动,将民族文化与自然风光完美融合,为群众带来了一场精彩的盛宴。

          活动现场热闹非凡,湾子村处处洋溢着蓬勃活力。各方队身着极具特色的民族服饰,迈着整齐有力的步伐有序入场,阳光洒在各族群众灿烂的笑脸上,尽显对民族文化的自豪。

随后,十余个精彩节目轮番登场,将现场气氛一次次推向高潮。舞者身姿轻盈,举手投足间满是民族风情;幽默诙谐的小品演绎着生活百态,传递出各民族和谐共处的欢乐;气势恢宏的地戏表演中,演员们身着古朴戏服、手持兵器,一招一式刚劲有力。一个个精彩纷呈的节目,让观众沉醉于深厚的文化底蕴之中。

在节目表演间隙,交通安全知识宣讲和知识问答环节巧妙穿插。主持人与观众积极互动,台下观众踊跃参与,现场氛围热烈。

这种寓教于乐的宣传方式,不仅让交通安全知识深入人心,还增进了群众对民族政策的知晓度,让大家在欢乐中收获知识,在互动中凝聚团结力量。

“我们每年都会参与这样的活动,今年来到美丽的湾子村,就是想让更多人了解我们独特的文化。我们今天这身盛装,每一针每一线都凝聚着民族的智慧与传承,通过这个舞台展示民族文化,我感到无比荣幸。”文艺节目表演者杨熹予说。

 她的诚挚表达,道出了每一位参与者对民族文化的深情与坚守。

“我们湾子村这次举办的活动可太精彩了!这是仡佬族一年一度的盛会,不仅有漂亮的民族服饰展示,还有精彩的表演节目。看着这些,心里满是欢喜和自豪。”村民吴光燕分享自己的感受。

在她看来,这样的活动早已成为湾子村不可或缺文化符号,更是各民族情感交流的重要桥梁。

此次活动由安顺市委宣传部、中共西秀区委、西秀区人民政府精心主办,西秀区委宣传部、西秀区委统战部、西秀区民族宗教事务局等多个部门联合承办。

安顺西秀区活动以“节”为媒,像这样的活动,意义深远。它是对党的二十大精神和民族政策的生动宣传与贯彻,也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实践。

借助各种活动这一平台,每年,西秀区各乡镇、各社区民族活动丰富多彩,西秀区实现了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推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助力了民族文化品牌的打造,更促进了各民族之间文化交流的频繁与深入。

近年来,西秀区始终致力于打造“山水画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核心品牌,将得天独厚的文旅优势与民族团结深度融合,以活动为“媒”,各民族大团结、大融合的浓厚氛围,手心紧贴,食指紧扣,人心归顺。

邢江河如灵动的“丝带”,串联起沿岸各民族的生活与情感;石头古寨错落分布,承载着六百年屯堡文化的厚重历史,见证着各民族的交融与发展。

在这片山水相依的土地上,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相拥,共同守护绿水青山,共同传承优秀文化,共同创造美好生活。

 此次“Hi西秀·四季游”主题活动暨“我们的节日·吃新节”活动,是西秀区在民族团结进步道路上的又一次成功实践。

它以民族文化为“笔”、以山水为“幕”、以文化为“韵”,开启的这场民族盛宴,让西秀区民族团结奏响新时代强音。

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展示了西秀区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更为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注入新活力。

通过沉浸式的民族文化体验,参与者深刻感受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增强了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青山不语,见证着西秀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生动实践;绿水长流,诉说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深植根人民心中的时代故事。

 西秀区继续以“节”为媒、以文化为“桥”,用实际行动描绘各民族紧密团结的生动画卷,为安顺“山水画廊”增添更加绚丽的民族文化色彩,奋力谱写民族团结西秀新篇。西秀区民宗局活动现场的负责人这样说。(采写:胡静 审核:郭翰 图片:西秀区民宗局)


责任编辑:舒彬

社区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