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药品安全宣传周”在宁波正式启动
2025/09/03 16:35 来源:社区文化网 阅读:2.2万
社区文化网(李军华 通讯员周其 华碧川 徐晖)药品安全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也事关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9月2日,2025年浙江省“药品安全宣传周”启动仪式在浙江宁波举行。本次活动以“药品安全 监管为民”为主题,由浙江省药品监督管理局主办,宁波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宁波市北仑区人民政府承办,宁波市北仑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宁波市药学会协办。
“药监真相官”让监管融入生活
“药材真伪鉴定知识,可以从中药数字化标本馆网站上查询,也可以从《中国药典》上找到鉴定关键点。”“购买儿童化妆品要认准小金盾标识,这是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依据《儿童化妆品监督管理规定》强制要求标注的儿童化妆品专属标志。”“凡进口医疗器械须先行完成中国注册/备案,并在最小销售单元上加贴中文标签、配备中文说明书。”为了让专业知识更接地气、更易懂,今年浙江省药监局联合多方力量,特别设置了“药监真相官”科普互动环节——围绕日常用药用械用妆疑难点,邀请观众代表现场答题,并由权威专家点评。从药材鉴别到医疗器械识别,一道道趣味题目,揭开了生活中许多易被忽视的“小真相”。除了生动有趣的科普问答,启动仪式现场还发布了浙江省“三小”(小药店、小诊所、小美容店)经营使用药品安全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情况,展出了16个典型案例。截至今年7月底,全省共排查发现“三小”问题13231个,整改完成率98.5%,查办“三小”违法案件2258件。宁波查处“幽灵诊所”案、绍兴查处司美格鲁肽注射剂案、丽水查办美容院违法案……一个个真实案例敲响了安全警钟,也让公众直观感受到监管的力度与温度。“2025年7月至12月,我们将进一步深入推进‘三小’治理,针对小药店无处方销售、执业药师‘挂证’、小诊所药械使用质量管理不规范等重点问题,组织集中整治‘突击战’,力争实现治理对象合规能力和基层药品监管能力提升,以及治理对象投诉举报数量下降。”浙江省药监局执法稽查处处长徐永先表示。
“十四五”成果集中展示
《浙江省药品安全“十四五”规划》共设置19项主要指标。截至2024年12月底,其中17项指标已提前完成或达到预期,占比89.47%……行走在活动会场,一排排成果展示,引得不少人驻足。杭州构建完整的市县两级检查体系、嘉兴启动“产业视界”助力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三年行动、台州迭代“数字辨妆”应用......浙江各地推出的保安全、促发展政策举措,在成果展上一目了然。“监管为民”不是一句空话,而是切实融入每一项具体工作的坚定行动。活动现场还通报了“十四五”期间浙江省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的监管与服务情况。在药品领域,浙江压实全链条责任、强化全周期监管、加强全方位管控,健全法规制度和技术标准体系,构建协同智治体系,以精准服务打造发展“新高地”。“十四五”期间,浙江省申报创新药727个,18个创新药获批上市,240个仿制药通过一致性评价,基本药物和集采中选品种抽检合格率均为100%。在医疗器械领域,浙江深化推进监管改革,出台优化注册审评审批实施意见23条,开展“研审联动”、省外迁入、资源“共享”、注册申报前预审查等一系列改革试点。截至目前,浙江省医疗器械注册备案产品数和生产许可备案企业数均居全国第四。在化妆品领域,浙江构建“四则协同+四治融合+四妆共美”工作体系,打造特色产业布局“一中心一窗口四基地”。2024年,浙江省化妆品出口额居全国第一,普通化妆品备案数居全国第二,化妆品全产业链产值居全国第三。
多元形式延伸科普触角
中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浙产中药”更以道地品质闻名全国。当天,三余神曲和浙贝母“灰贝”的寻访人分别讲述了背后的故事,引起全场共鸣。近年来,浙江省药监局在全省组织开展寻访“浙产中药”金名片活动,联合16家单位,围绕8个中药材品种、4个特色饮片品种、6个特色中成药品种以及多位省内中药匠人,开展实地寻访与深度调研,既覆盖“浙八味”“新浙八味”,也挖掘出许多鲜为人知的中药文化。人体成分分析、智能中医经络检测、非遗香囊制作……外场“药监集市”活动同样气氛热烈,吸引大量群众参与。“集市”设立了健科智检体验区、药安科普互动区、浙里药食寻味区、非遗药养手作区、浙产道地药材区等,丰富实用的科普互动,让参与者在有趣的体验中提升安全认知、感受医药文化。
“今天不仅参加了活动,还学会了辨别中药的方法。通过现场咨询,我才发现自己平时一些用药观念存在误区。这样的活动很有意义,形式也生动有趣。”市民林先生在参与后这样感慨。值得一提的是,浙江省各地将在“药品安全宣传周”(9月1日至7日)期间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宣传活动,深化开展药品领域科学教育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进企业等,集中展现药监工作成果,提高公众科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