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置核酸采样亭“再就业” 变身禾音驿站汇民意
2025/09/09 22:33 来源:社区文化网 阅读:3.6万
近日,嘉兴经开区塘汇街道新禾家苑小区里的核酸采样亭悄然变了模样。这个约3平方米的空间经过精心改造,如今挂上了“禾音驿站户外接待点”的醒目标识,成为居民反映诉求、代表收集民意的新平台。
闲置资源巧利用 小空间承载大民主
疫情过后,遍布城市核酸采样亭子何去何从成为社会关注焦点。“在走访调研中,我们发现居民对小区治理中的问题也是非常关心,但普遍觉得人大室内接待点不够方便,许多上班族时间也不匹配。”这一现象引发了社区党总支的思考:能否将闲置核酸亭改造为人大代表户外接待点,既盘活闲置资源,又拉近代表与选民的距离?
经过两个月的规划设计,今年4月,小区内部商业街改造过程中,“禾音驿站”户外接待点在“禾馨巷”共富街正式亮相。改造后的接待点保留了原有亭体的坚固结构,新增了便民座椅、意见箱等,代表接待时间也公示在醒目处。
工作机制创新 民意收集更高效
每周一晚上6-8点、周六上午9-11点,这个小小的接待点都会准时“营业”。代表轮值接待选民,听取意见建议。对于能够当场解答的问题,代表即时回应;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则记录在案并跟踪督办。
“上周我反映小区非机动车停车棚充电桩不足的问题,没想到两周时间就安装完成了!”居民张老伯竖起大拇指,“代表们办事效率真高。”
接待点运行两个月来,已接待群众近三十余人次,收集意见建议19条,推动解决实际问题7个,内容涵盖小区绿化、停车管理、为老服务等多个方面。
线上线下结合 民意直通快车道
除了线下接待,这个户外接待点还拓展了线上功能。居民通过扫描二维码即可随时向代表反映问题,代表们建立“问题处理闭环机制”,确保每一条意见都有回应、有处理、有反馈。“户外接待点打破了时间和空间限制,让我们能够更直接、更及时地听到群众声音。有时候晚上散步的居民看到我们,顺便就聊上几句,这种非正式交流反而能听到最真实的想法。”议事员代表倪莉瑾说。
从核酸采样到民意收集,从疫情防控到民主协商,小小的空间功能转变,映射的是城市治理理念的不断提升。基层民主创新就在身边,全过程人民民主正通过一个个具体而微的实践,融入城市肌理,融入百姓生活。(通讯员 倪莉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