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黔协作 山海情缘 莞爱铜行〗 梵境云山茶经海记
2025/09/18 19:18 来源:社区文化网 阅读:26.7万
理论支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深化东西部协作定点帮扶工作,加强产业合作、资源互补、市场合作等,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协同发展、共同发展、共同富裕。
图为韩家村猫猫坪茶山一角
山,是武陵山的山,青山叠翠的山;海,是南海的海,广东临近的海。
沙子坡,1934年6月中旬红三军进驻,召开群众大会,开展革命活动,筹划建立黔东革命根据地,这片被红色浸染过的沃土,如今,绿意盎然,成为印江县农产业发展大镇。
韩家村,这个位于六井溪流域的行政村,当年红三军活动的主要区域,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战天斗地换新颜,茶产业已成为该村发展的主导产业。
图为韩家村驻村工作队查看猫猫坪茶山管护情况
猫猫坪,这座海拔上千米的区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聚魂,集中连片的茶山,在粤黔协作的加持下,跨越崇山峻岭,一路劈波斩浪,走向更美好的明天。
韩家坪的东西部协作茶叶加工厂的轰隆声,是粤黔协作、一路“铜”行的奋进曲,更是土家苗家儿女实现增收致富告慰红军英烈的生动诠释。
暖冬行动 苦尽甘来
过去的韩家村,由于家家户户人口多,不得不开荒种地,依托全村的土地资源种植玉米、稻谷等传统农作物来养活全村人口。
脱贫攻坚时期,在村党支部的坚强领导下,精准搬迁了一些家庭到城市定居工作和生活。同时,为改变山村落后的面貌,环抱村庄修建了产业路,直通山顶猫猫坪,自此,走上发展快车道。要发展更要生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猫猫坪,以村合作社为运营主体,集中连片流转土地种下致富树,茶山得以初具雏形,给荒山荒地添上绿色的新装,也给村民带来无限的希望。
韩家村合作社运营茶山几年以来,虽每年略有增收,但是由于一直借助别村的机器设备加工茶叶,不仅耗资劳力,徒增运费成本,而且缺乏现代化的机器设备,生产效率不高,也不利于茶山的日常管护,做大做优茶基地。2024年的那个暖冬,广东省东莞市带来160万东西部协作资金,新建了一个占地1000平方米的现代标准化厂房,采购机器设备32台,日产茶青2万斤的大宗茶生产线得以运行;采购机器设备16台,名优茶生产线也紧密起鼓开机生产。
为带动更多脱贫户、监测户和农户就近务工,在家门口也能增收致富,村里还盘活了韩家村原小学的宿舍楼,为茶厂预留了生活空间,动员村民成立印江梵境云山生态茶叶有限公司,统一运营茶山和茶厂,年付3%的资产金给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壮大村集体经济,实现村集体经济滚动积累,年有营收5万元以上。
图为韩家村驻村工作队帮助梵境云山生态茶叶公司运输茶叶
春回大地 茶香万里
2025年的春天,印江梵境云山生态茶叶有限公司股东们齐聚一堂,围炉茶话,大家一致表示,“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帮扶下,我们村有了广东省东莞市东西部协作资金的支持,加上我们自筹的近百万资本金,无论是组织劳力基地管护,还是加工厂日常运营,都有了极大的信心,我们要坚持“双轮”驱动,梵境云山这个茶品牌一定能走进千家万户。”清明前,李红军董事长,这个退伍不褪色的地道土家族汉子,每天天刚亮就起床了,早早的组织工人,严格把关茶青采摘、运输、加工、贮藏的每个环节,有效确保了茶叶的品质。“我们公司得到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配备有冷链物流、供电配套等项目,有效确保了我们开足马力生产,近期,我们已经着手展览室布置,设立了品茶区,公司还制作了梵境云山LOGO和专用品牌的茶包装,后续将陆续上线,满足各类客户需求,欢迎广大社会团体、诗人、美术协会前来采风,欢迎广大客户现场考察体验茶文化。”李红军娓娓道来。
为了韩家村更好的发展,韩家村驻村工作队也是使劲了全力,组织全体驻村干部和棒劳动力,帮助梵境云山公司运输茶叶上车,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确保茶叶质优价廉。同时,驻村工作队还积极拓展外销渠道,月销茶叶目前可达5000元,千方百计实现在家群众、村办企业、村集体经济共赢增收。广东省东莞市驻印江工作组更是进一步深化产业合作,组织梵境云山公司等印商远赴广东省参加广州博览会,进一步推动梵净山珍.健康养生系列品牌持续走俏海内外市场,极大提升了印江大地农产品的市场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
图为印江梵净云山生态茶叶有限公司2025年在广州参加博览会
夏秋管护 提质增效
茶园管理一直以来是个老大难的问题,纵观这些年印江县茶园的发展,高效茶园的打造需要多方支持。一方面,需要科学的选址、精心的管护,另一方面,也需要资金持续多年的投入,才能确保建成优质高效的茶园。
为保障夏秋茶和翌年春茶优质高产,在印江县农业农村局委派的三农专家指导下,印江梵境云山公司坚持科学管护,认真组织学习农业农村种植业管理司《2025年夏天秋季茶园生产管理及防灾减灾技术指导意见》,从茶园管理、病虫害防控、修剪技术、施肥策略等方面综合施策,严格按照管护标准和流程确保茶园管护到位。
近年来,为进一步打响梵净山翠峰、印江花果红、兰香、毛峰品牌,印江县多方整合资源,探索出了“龙头企业+区域中心企业+小微企业+农户”的联农带农模式,助推全县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作为印江县茶产业区域中心企业,印江梵境云山生态茶叶有限公司得到了更好的经验积累,广东省东莞市东西部协作资金的注入,有效弥补了茶园管护资金乏力的问题。“以前,我们在夏秋季节只管无任何收益,现在,我们公司在头部企业的带动下,可经揉捻、渥堆、提香等工序,制成红毛茶发往头部企业,每斤3.6元的保护价可以让梵境云山公司再增收几十万元的毛利,这些收入可以加速我们资金回笼,用于人工成本和茶园管护,助推公司做强做优。”李红军坚定地说道。
看到印江梵境云山生态茶叶有限公司的发展势头,目前产值已超200万元,有效带动周边行政村四坳、冷草村茶产业集中化、规模化、品牌化高质量发展,有效带动周边行政村群众务工收入超过40万元以上,广东省东莞市驻印江工作组又协调了东西部协作资金155万元扩建生产线,带动沙子坡镇更多村茶产业发展,织牢产业链,带动更多群众享受茶产业链上的价值分配。
作者:张坤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