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

党建点亮建筑工地 “临时党支部”书写高质量发展答卷

2025/09/22 21:38 来源:社区文化网 阅读:3.6万

走进嘉兴市秀洲区拥军关爱协会会员单位秀州建设有限公司,浓厚的“兵味”文化与严谨的企业氛围相得益彰。作为该协会首批会员单位,秀州建设自成立以来始终秉持爱国拥军、回馈社会的理念,将军人作风与企业管理深度融合,用“党建红”引领“业务精”,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秀州建设积极融入基层治理格局,主动加盟秀洲区“老兵平安哨”项目,与社区结成对子,共同参与平安巡防、应急响应、邻里服务等公益行动。公司选派党员骨干和退役军人职工组成服务队,定期配合社区开展隐患排查、文明宣传和联防联控工作,实现企业资源与社区治理需求的有效对接,绘就出一幅“社企联动、共建共治”的和谐图景。

“从前党员像‘候鸟’,组织生活两地跑;如今支部进工地,组织关怀在身边。”秀州建设上海某项目党员张师傅的一席话,生动反映出“临时党支部建在项目上”创新模式带来的新变化。

作为一家植根红色沃土的建筑企业,秀州建设继承“支部建在连上”的优良传统,积极探索“临时党支部建在项目上”的党建新模式,把党组织建立在工程一线,实现党建工作与项目建设深度融合。该模式有效解决了流动党员管理难、组织生活开展难等问题,激活了“红色引擎”,为企业快速发展注入持续动力,成功打造了浙江省内具有示范意义的“红色工地”样板。

在秀洲区“金乐酒店”项目现场,机器运转有序、场地整洁文明、施工流程规范,彻底颠覆了传统工地杂乱嘈杂的刻板印象。这正是秀州建设推进“红色工地”建设的真实写照。自2019年成立首个项目临时党支部以来,公司坚持“项目建在哪里,党支部就覆盖到哪里”,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攻坚克难的强大动力。如今,在各个项目工地,临时党支部的旗帜迎风招展,党员示范岗熠熠生辉,工地夜校学习氛围浓厚,“党建+业务”双轮驱动的发展格局日益完善。

强有力的党建离不开高素质的队伍。秀州建设着力打造出一支“年轻化、高学历、强管理”的党员先锋队。数据显示,公司90后党员占比55%,本科及以上学历党员达到82%,管理层党员占比更高达91%。这支队伍秉持“红色引领、安全第一、质量为重、诚信至上”的原则,将党建工作融入项目建设全过程。2019年,浙江省首届“红色工地”现场会在秀州建设项目部召开,全省住建系统领导和建筑企业代表共同观摩学习了“秀州样板”的创新实践。

为了让党建更接地气、更暖人心,秀州建设精心打造“五匠”党建品牌,以“匠心之源、匠人之荣、匠品之秀、匠事之美、匠能之事”为核心内涵,通过“五个一”举措将服务延伸到项目一线:设立“党员示范岗”,发挥安全先锋、质量标兵的带头作用;建设“红色驿站”,打造集学习、休息、服务于一体的多功能空间;开办“工地夜校”,利用业余时间开展政策宣讲和技术培训;发放“红心服务卡”,提供法律咨询、医疗救助等便民服务;搭建“公益服务圈”,联合社区、医院开展志愿服务,打造有温度的“工地家园”。

“企业健康成长离不开党的领导。‘把临时党支部建在项目上’,不仅让流动党员有了‘家’,更重要的是让党的旗帜真正在一线飘扬起来。”公司董事长陈江涌虽身为民建会员,创业至今,他在实践中深切体会到党的领导对企业发展的关键引领作用。党支部书记、副总经理计颖婷则表示:“‘五匠’品牌的核心,是把党建从抽象口号转化为具体行动,真正解决工地现场的高温生产、安全隐患和工人生活诉求等实际问题。”

目前,秀州建设正在进一步深化“红色工地”建设,推动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在更广领域、更深层次融合。未来,企业将继续以匠心铸造精品工程,以红色动能凝聚发展合力,为建筑业转型升级和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这一抹耀眼的“工地红”,正成为企业发展的“压舱石”和行业进步的“助推器”。(通讯员 蒋根其  王洪滨)

责任编辑:陆姗姗

社区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