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

媒体纪行 |威信县:“丰”收盛景“石榴红”

2025/09/25 15:05 来源:社区文化网 阅读:40.5万

     九月的威信,赤水河碧波荡漾,扎西大地硕果飘香。9月23日,扎西体育馆内国歌嘹亮,来自云贵川3省9县的10支篮球队伍精神抖擞依次入场,威信县2025年“庆丰收·迎国庆”文化和旅游消费季活动暨“丰收杯”篮球邀请赛在此拉开帷幕。

    这场集体育竞技、文化展演、美食体验于一体的盛会,既是革命老区丰收喜悦的集中展现,更是威信县以体为“媒”、以文为“桥”,推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生动实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如石榴籽般在威信县紧密相拥。

    体育搭台聚民心,是威信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鲜活路径。

    2024年11月,国家体育总局等七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体育促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丰富各族群众体育健身活动,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地方实践提供了根本遵循。

    威信县立足“鸡鸣三省”的地理区位,以篮球邀请赛为纽带,打破省域界限,让川滇黔边区各族群众在赛场内外深度互动。

    揭幕战中,各代表队的激烈角逐引来阵阵喝彩,精准的投篮、默契的配合超越了地域隔阂,赛后队员们握手致意、交流技艺的场景,正是“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生动写照。

    开幕式上,气势磅礴的“威风锣鼓”敲出老区人民的精气神,活力四射的“篮球宝贝”表演展现青春风采,热情洋溢的舞蹈“欢庆丰收”传递共富心声,多元文化元素在舞台上交融共生。

    与此同时,扎西老街牌坊下的非遗美食“九大碗”争霸赛同步开锣,16支队伍带来的特色佳肴,让各族群众在味觉享受中感受民俗魅力。

     这种“体育赛事+文化展演+非遗美食”的融合模式,既践行了“做好体育文宣工作,推动民族地区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更构建起多维度的“三交”平台,让不同民族的文化在交流中互鉴共生。

   红色基因的浸润,为民族团结进步注入不竭动力。威信作为“扎西会议”召开地,红色文化早已成为各族群众共有的精神财富。

      扎西会议纪念馆作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累计接待游客1200万人次,通过“三园五馆两道”红色教育矩阵,将革命历史与民族团结教育深度融合 。

   “此次文旅消费季期间,威信精心设计‘红色研学+体育观赛’特色路线,组织参赛队员和游客走进扎西会议会址、红军烈士陵园,在重温革命岁月中感悟‘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历史渊源。威信以红色文旅为主体、多彩活动为载体,正是要让红色基因成为凝聚各族群众的精神纽带,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威信县民宗局一负责人这样说道。

     业态融合的实践,让民族团结与发展共赢同频共振。通过体育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威信县以17项全民共享活动为抓手,深化“文体+旅游、美食+旅游、消费+旅游、研学+旅游”融合发展,将赛事流量转化为发展增量。

    游客不仅能观看篮球比赛,还能参与了非遗美食品鉴和红色研学,游客李胜感慨道,“在威信既能感受运动激情,又 能品味民族文化,更能读懂革命历史,这样的旅程让人难忘。”

     数据显示,2020年以来,威信县依托红色文旅与民族文化融合发展,已接待游客1549.4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22.8亿元,各族群众在共享发展成果中增强了对中华民族的归属感 。

    跨区域协作的深化,拓展了民族团结的实践维度。作为赤水河流域重要节点县,威信积极融入3省4市16县(区、市)赤水河流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带联创共建,与周边地区常态化开展文化体育交流活动 。

    此次“丰收杯”篮球邀请赛正是跨区域协作的生动体现,来自三省九县的参赛队伍不仅在赛场上切磋技艺,更在赛后围绕生态保护、文化传承、产业发展等议题交流经验,形成“赛事搭台、文化唱戏、发展共赢”的良好局面。

    这种“同护赤水河、共办赛事、共享发展”的模式,让民族团结在跨区域协作中不断深化,彰显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强大凝聚力。

    从扎西体育馆内的欢呼喝彩到扎西老街的烟火气,从红色场馆的精神洗礼到生态廊道的携手同行,威信县以丰收为契机,以体育为纽带,以文化为根基,让民族团结之花在“庆丰收·迎国庆”的盛会中绽放。

    正如赤水河滋养三省大地,民族团结的种子也在各族群众心中生根发芽。

   “威信县正以更加务实的举措推进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让‘石榴红’成为革命老区最美的发展底色,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书写出生动的基层实践答卷。”威信县民宗局负责人最后这样说。(文字采写 郭翰 胡静 陈雪琴 部分图/威信县民宗局 供)


责任编辑:舒彬

社区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