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经开区塘汇街道全域未来社区走出可持续运营新路径
2025/10/14 17:00 来源:社区文化网 阅读:5.2万
嘉兴经开区塘汇街道在积极探索全域未来社区运营方面,充分结合辖区实际,聚焦项目化运营、个性化服务,公益与经济属性兼顾等特点,依托经开区首家“抱团型”强社公司,推动五个“进一步发挥”运营成效落地。
塘汇街道自建成新禾家苑、长纤塘首批未来社区以来,采用委托社会第三方运营的模式,其弊端显而易见。以盈利为目的的第三方运营给属地财政造成较大压力;社区与未来社区的运营管理存在“两张皮”的现象,造成资源浪费且无法较好地满足群众需求。基于这一前提,街道创新模式,采用六个社区集体“抱团”的方式,成立全区首家全域未来社区运营公司,由街道主要领导牵头,社会事务办作为业务指导部门,各社区书记担任董事,条线人员充当公司骨干力量,共同发挥议事协调作用,逐步建立起街道统筹、部门指导、社区联合的三级组织架构体系。

今年9月,公司在保障基本运营支出的前提下,根据实际工作需要,以年运营费100万元的标准正式承接辖区六个社区的全域未来社区运营服务,运营重点包括数字化推广、活动运营、社群社团培育、项目化运营等,并根据业务开展需要,探索半实体化运作模式,通过成立市场运营、活动策划等若干虚拟部门,并配以专职驻点人员的方式加快推进运营提质。通过推动实施这一基层治理创新模式,累计节约年运营费支出约80万元,为推动社区自我“造血”、转变传统思路推动社区治理注入持续动力。
通过街道统筹调动力量与资源、各社区抱团运营,打破了原先社区单打独斗、缺乏上级指导的壁垒与窘境。如在活动开展方面,为进一步实现资源集约利用,今年以来,街道统筹六个社区力量,采用以强社公司为主体,不同社区主办、其他社区轮办活动的方式,统筹开展“四时雅韵·节气美学”、“岁时礼序·节庆风华”主题重要节气、重大节日社区活动统筹,制定了“未来有邻”社区公益服务共建、“了不起的邻居”社区达人培育、“轻赢职场·活力赋能”职工科学体重管理年等全域未来社区主题系列活动方案,形成贯穿全年的活动矩阵,促进社区分散资源的深度整合,成功构建起1+1+1+1+1+1>6的全域 “大循环”,相关经验做法在区公众号、浙报等媒体进行报道。街道在项目运营、活动开展方面,则注重全域资源的分配与统筹,并建立运营项目库,通过社区主动认领的方式,根据不同项目内容,组建临时项目团队,至项目步入正规后,移交强社公司进行常态化运作。

全域未来社区运营聚焦民生需求,通过数字赋能、项目运营、空间活化等手段,以公益+市场化相结合的形式,不断丰富普惠型民生服务内容,助力“小而美”业态发展。如聚焦服务内容提升,今年暑期开办全域暑托班7个,共分两期累计招生90余人,收取学费8.7万余元,根据居民需求开设普通班、进阶班两类课程,满足不同年龄段学生需求,切实解决辖区在职职工暑期“带娃难”困难;聚焦空间资源盘活,引入棋类文化产业项目入驻未来社区空间运营,开展公益培训百余场,实现课程招生214人次。新建成近800平米社区邻里中心,集社区幸福食堂和家门口青少年宫于一体,服务“一老一小”居民,引入第三方餐饮机构推动老年助餐服务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家门口青少年宫”依托全域未来社区和民生优享综合集成服务建设,融合各方阵地和资源,探索以“五方协同”模式为基础,多元共治、互通互融的“5+X”工作体系,为辖区青少年提供个性化的普惠课程,赋能青少年健康成长;聚焦社团达人培育,今年中华慈善日期间,举办塘汇街道首届“了不起的邻居”达人秀大赛暨社区慈善夜活动,以全民海选+舞台展示的方式,挖掘邻里歌唱达人、曲艺名家、舞林高手等,有效推动邻里关系和谐共融,夯实未来社区治理基础。截至目前,共挖掘达人107人,培育麒麟文化工作室、莫姐手工坊、塘汇刺绣等社团十余个。
今年重点对“未来经开”小程序应用进行提档升级,探索多平台数据联通试点工作,并对功能板块进行了调整归并,优化常用板块,实现了网格、房屋、人口、治理力量等数据的全方位展示。目前已建立居民档案3.4万余人,覆盖6个社区共计25个小区,为社区治理提供了智能管理、科学分析、实时预警的数据支撑。精准响应居民需求,让服务从“被动响应”转向“主动服务”。针对社区内高龄老人、困难儿童、残疾人士等特殊群体需求多样、服务精准投放难问题,“未来经开”小程序创新推出了“特殊人群数字标签系统”,梳理养老、民政、党建等不同类别人群字段标签49个。通过对特定群体进行精准识别与分类标记,小程序能够实现个性化服务的精准匹配与推送,如针对标记为“高龄孤寡”且行动不便的老人,系统定期推送“幸福食堂”送餐上门服务,实现从“人找服务”到“服务找人”的根本性转变。激活社区邻里互助,让社区从 “居住空间” 升级为 “情感共同体”。今年重点对小程序积分使用进行全面升级,探索“积分全域共享”机制,制定出台了小程序积分管理实施方案,并丰富积分兑换内容,开发实物类、虚拟类及自定义商品或服务的兑换,居民参与活动、社区睦邻议事等均可获取积分,积分可兑换物业费、商家优惠等实物或虚拟商品,并可错时享受场馆预约、车位共享等服务,打通居民参与未来社区共建共治、应用场景共享转换渠道。

依托强社公司运营实现社区自我“造血”,并反哺公益事业发展,是街道探索全域未来社区运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实施路径。今年以来,强社公司通过承办街道及社区级活动,一方面从源头上节省了原本第三方承接活动的经费,另一方面实现的盈余部分将作为项目收益纳入公益服务和民生事业开展的资金再分配。例如,今年全国助残日期间,强社公司与街道残联合作,以低于市场价承办经开区残疾人柔力球比赛,为活动提供了策划设计、物料制作等服务,不仅高质量完成了活动承办,还实现了一定盈余。此外,通过实施集市摊位租赁、幼儿园屋顶光伏分布项目等,不断提高强社公司创收能力,并探索社区财政体系改革,谋划运营项目经费的竞争性分配,在促使社区转变传统观念,以经营性的眼光去治理社区,不断提升社区挖掘项目积极性的过程中,逐步实现运营、盈利、反哺、再运营的良性循环。
接下来,塘汇街道将重点做好全域未来社区长效运营文章,不断深化非遗研学、塘汇好购等各类精品运营项目,持续挖掘社区达人,形成更多居民自发邻里活动,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增强数字化应用推广的用户粘性,为打造具有塘汇特色的全域未来社区基层治理示范提供新路径。(通讯员 沈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