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乌当:奋力书写“铸牢”多彩民族篇章
2025/10/20 17:34 来源:社区文化网 阅读:1.8万
金秋10月,贵州省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全面启动。国庆、中秋“双节”期间,贵州贵阳乌当区各民族多彩多姿活动轮番上演,让民族文化从舞台走向生活,从展示走向参与,为民族团结注入了新的活力,城乡融合的氛围在桂香中愈发浓郁。

走进这片民族文化浓郁的热土,无论是新堡乡“民族团结大联欢,同心共筑中国梦”主题话中秋,还是偏坡乡荣获省级“贵州省第九次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荣誉,都传递着同一个信息,这里正用热情与行动,融合书写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多彩民族新篇章。
近年来,乌当区始终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党建引领、治理创新与文化融合紧紧交织在一起,让民族团结不仅是口号,更是可触可感的生活温度。
节日的喜庆与日常的温暖相互映衬,使“铸牢”理念在潜移默化中深入人心,不断提升各族群众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在党建引领下,民族乡村的发展有了更坚实的支撑。山间的村寨焕发出新的生机,道路干净整洁,院落错落有致,民族特色的木楼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
通过盘活资源、发展产业,村民的腰包鼓了,笑容也多了。社区里,网格化服务与多方联动机制让各族群众的需求精准对接,邻里间的关怀如春风拂面,温暖而自然。
在乌当,文化是民族团结的底色。新堡乡的“民族团结大联欢,同心共筑中国梦”主题活动,让各族群众与游客相聚一堂。节日活动表演点燃现场气氛,《欢聚一堂心连心》《红太阳照边疆》等歌舞轮番登场,民族舞与旗袍秀交相辉映,处处洋溢着喜庆与祥和。
双节的舞台,不仅展示了绚丽的民族文化,也成为各民族交流情感、增进理解的重要平台。

“能在团圆的节日里,用歌舞让更多人了解民族文化,我很自豪。”村民谢女士的话,道出了文化交流的意义,不仅是艺术的展示,更是情感的桥梁。
偏坡乡则以旅为媒,把民族文化转化为发展动力。“庆华诞·享非遗·趣田园”系列活动,让游客在拦门酒、竹竿舞、篝火晚会中感受民族风情;割稻谷、摸鱼、手工DIY等田园体验,让城市与乡村的距离瞬间拉近。
这些丰富多彩的节日活动,不仅吸引了八方游客,也让民族村寨的魅力与价值得到更广泛的传播。
“这里的热情和文化让人流连忘返。”来自成都的游客感叹。
旅游,让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人在欢笑中加深理解,在体验中增进感情。
金秋时节,乌当的民族团结氛围愈加浓烈。走进城乡村寨,广场上彩旗飘扬,“民族团结大联欢,同心共筑中国梦”的主题活动热闹举行。

舞台下,老人、孩子、游客与村民围坐在一起,分享着节日的喜悦与生活的故事,笑声、掌声与歌声交织成一首动人的交响曲。
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乌当区把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融入日常。爱国知识竞答、英雄事迹宣讲,让红色记忆和民族精神在群众心中扎根。
在“铸牢”主题馆,各民族赏心悦目感受着多彩民族的祥和氛围,在乡村广场,来来往往的游客体验着民族村寨的喜庆……
乌当还将法律知识编成山歌、把文明新风写入村规民约,让民族团结理念以润物无声的方式融入生活。
乌当区不断探索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有效路径,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将核心价值观与民俗文化巧妙融合。
家风家训、传统美德与现代法治并行不悖,在服务群众、化解矛盾、改善民生的过程中,让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像山间清泉般持续涌动。
“贵州省第九次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的荣誉称号,是对乌当特色民族村寨的认可。
夜色渐浓,篝火燃起。各族群众手牵手、心贴心,围着火焰载歌载舞。火光映红了笑脸,也照亮了通往共同繁荣的道路。这份节日的欢乐与民族团结的情谊,将化作温暖而持久的记忆。
乌当的故事,是贵州民族团结的缩影,更是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写照。
在这里,多彩不仅是文化的颜色,更是团结的力量。双节的热闹虽已落幕,但民族团结的力量将长久传递,推动民族村寨在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中实现双提升,让“铸牢”理念在各族群众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民族村寨以“非遗+旅游”的方式,让民族文化成为发展的新引擎。拦门酒醇厚香甜,竹竿舞节奏明快,篝火晚会热情奔放,游客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民族风情。田园劳作、手工制作、蜡染刺绣……

一个个互动项目,让城市与乡村的距离悄然拉近。来自重庆的游客说,“这里的热情和文化让人流连忘返,每一次来都有新的发现。”
文化浸润始终是民族团结的“黏合剂”。乌当区通过民族歌舞展演、非遗技艺展示、英雄事迹宣讲等活动,让红色记忆与中华民族精神在群众心中扎根。
法律知识被编成朗朗上口的山歌,文明新风写入村规民约,团结理念如春雨般润物无声,渗透进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细节。
从过去的默默耕耘到如今的硕果累累,乌当区的民族团结之路越走越宽。这里既有传统与现代的交织,也有多元文化的和谐共生。
贵阳乌当区多元文化浸润,多彩民族展示,多姿文旅搭台,深化党建引领、治理创新与文化融合,让民族特色村寨焕发新的活力,让民族团结的种子在更多人心中有形有感植入,开出艳丽的民族花,各民族像石榴籽紧紧抱在一起,结出团结多彩硕果,书写出崭新“铸牢”篇章。(文字采写 郭翰 陈雪琴 图/乌当区民宗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