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眼绘古城 徽章传文脉 | 南湖区“童眼南湖·共筑友好”研学活动走进辅成小学
2025/10/31 17:11 来源:社区文化网 阅读:4.7万
为深入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引导少年儿童感知家乡历史、传承地方文脉,10月27日,嘉兴市南湖区“童眼南湖 共筑友好”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研学系列活动在建设街道顺利开展。本次活动由建设街道妇联联合嘉兴市南湖区金拓青少年发展服务中心共同开展,走进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辅成小学,为孩子们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探索与艺术创作之旅。

活动伊始,来自服务中心的老师为同学们系统介绍了“童眼南湖”系列研学项目的背景与深远意义,强调了儿童参与在城市建设与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激发了孩子们作为城市小主人的责任感与自豪感。紧接着,一场生动的文化导入课——“童眼看历史”正式开启。老师以建设街道辖区内承载着岁月记忆的瓶山、子城等地标为切入点,用通俗易懂、富有童趣的语言,探寻古迹中沉淀的历史脉络与文化底蕴。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仿佛穿越时空,亲身感受嘉兴古城的悠远脉动,对脚下这片土地的热爱与好奇油然而生。

文化浸润于心,更需表达于行。在充分的历史文化熏陶后,活动进入了“我眼中的文化符号”绘画创作环节。孩子们纷纷拿起画笔,将刚刚汲取的历史养分与自身的奇思妙想相结合,把心目中独特的古城印象倾注于笔端。巍峨的子城墙、静谧的瓶山景,或是想象中的古人生活场景,一个个充满童真又兼具文化特色的符号在画纸上跃然呈现,展现了孩子们观察城市、理解历史的独特视角和丰富的想象力。

活动的最后环节是备受期待的徽章制作。孩子们将刚刚绘制完成的“文化符号”画作,精心制作成一枚枚独属于自己的、闪闪发光的徽章。这不仅仅是一次手工实践,更是一次将抽象文化认知转化为具象成果的过程。一枚枚小小的徽章,承载的是孩子们对家乡历史的初步理解,对本土文化的认同与喜爱,也成为他们传递友好、传承文脉的独特信物。

本次研学活动通过“聆听历史-绘画创作-手工制作”的沉浸式体验,成功地将儿童友好的理念与地方历史文化传承有机结合。它不仅丰富了学生们的课余生活,更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了热爱家乡、保护历史、参与建设的种子,是街道妇联构建儿童友好城市、赋能儿童成长的一次生动实践。未来,街道妇联将继续开展形式多样的儿童友好主题活动,助力孩子们在更加友好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建设街道瓶山社区 高莉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