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

从改革先锋到文史守护 魏金荣的初心之路

2025/11/03 14:12 来源:社区文化网 阅读:3.9万

初冬的暖阳透过玻璃,静静洒在嘉兴市秀洲区图书馆的书架间。11月2日上午,71岁的老党员魏金荣像往常一样,早早来到图书馆,戴上老花镜,俯身整理泛黄的文史资料。一本页边微卷、批注密布的旧笔记本静静躺在案头,无声见证着这位拥有五十年党龄的老者,如何将一生的赤诚从改革一线延续至文史园地。

1955年,魏金荣出生在嘉兴县虹阳公社一个贫农家庭。1973年,18岁的他高中毕业后毅然回到农村,成为一名回乡知识青年。在生产队,他先后担任会计、植保员和“赤脚”教师,把青春的汗水尽情挥洒在这片生他养他的土地上。

1975年,魏金荣因表现优异被选入虹阳公社电影放映队。此后一千多个夜晚,他肩挑沉重的放映设备,摇着木船,驾驶挂桨机船,辗转穿梭于各个村落。银幕亮起的光影不仅为偏远乡村带来了文化盛宴,更让他深入了解了社情民意,在心里记下了一本沉甸甸的“民心账本”。

改革开放的春潮涌动,魏金荣成为了时代的“弄潮儿”。1979年,24岁的他出任虹阳公社团委书记。1982年,他主动请缨进驻贫困的阳城大队,大胆推行“分田包产到户”试点。当村民们完成公粮上交后,看着剩余的粮食全部归自家所有,无不喜笑颜开:“包产到户、多劳多得就是香!”

这场在嘉兴县率先落地见效的农村改革,让魏金荣获评嘉兴市先进劳动生产工作者,并光荣当选共青团浙江省第七届代表大会代表。1983年全国“政社分设”后,他升任虹阳乡党委委员、乡经济联合委员会主任,全力推动乡村企业发展,在全郊区率先推行“厂长经营承包制”和“招工文化考试制度”,成功带领社队企业从“少而亏”蜕变为“全面盈利”。

在随后的三十多年里,魏金荣历经多个岗位,始终以实干践行入党誓言。1987年调任桃园乡副乡长期间,他深耕工业发展,五年间推动全乡工业产值从不足500万元跃升至超亿元。1991年担任油车港镇镇长时,面对镇财政困难,他大胆争取外部投资,牵头建设程控电话工程、村级公路、澄溪大桥等关键基础设施,仅用三年就实现镇财政收入翻番。

1994年至2005年,魏金荣转战纪检监察战线。十二年间,他坚守执纪初心,共调处信访举报1500余件,查处违纪违法案件500余起,为国家和集体挽回经济损失600余万元,荣获“嘉兴市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05年起,他出任秀洲区经济贸易局党组书记,坚守“认认真真履职,清清白白从政”的信条,退休前三年连续获评优秀公务员,荣立三等功。

2015年退休后,魏金荣的“初心长征”从未停歇。他以“老娘舅”身份投身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工作,三年间受理案件3000余起,用耐心和智慧化解无数家庭矛盾。2022年起,他受聘为秀洲区政协文史研究员,一头扎进档案堆、遍访乡贤耆老,执笔记录时代变迁与地方记忆。

如今,魏金荣仍保持着规律的生活:每天晨昏在运河公园绿道各行走“五千步”,其余时间参与老年大学学习,加入退休干部摄影团采风,更多精力则倾注于文史资料整理与撰写。

从田野乡间的改革闯将,到党政机关的实干标兵,再到文史园地的默默守护者,五十载风雨兼程,魏金荣以“老黄牛”般的坚守,用脚步丈量初心,以实干诠释忠诚。那颗始终为人民跳跃的赤子之心,在岁月长河中愈发熠熠生辉,为新时代党员干部树立了生动榜样。(通讯员 蒋根其)

编辑:陆姗姗

社区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