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川协作绘振兴: “危险沟”变身藏乡文旅幸福谷
2025/11/06 21:53 来源:社区文化网 阅读:4.6万
深居川西山区峡谷的四川省黑水县芦花镇谷汝村,曾因一场特大泥石流灾害沦为“危险沟”,村民生活陷入困境,被迫外出谋生。如今,这里民宿蓬勃、安居乐业,年接待游客超3000人次,民宿产业年营收约80万元,带动40余名村民就业,成为浙川协作推动乡村振兴的生动典范。
在浙江与四川的东西部协作机制推动下,谷汝村通过科学地灾治理、智慧防灾体系建设和特色产业培育,实现了从“隐患村”到“旅游村”的华丽蜕变。

从“危险沟”到“安心谷”
2021年7月14日,谷汝沟突发特大泥石流灾害,泥沙洪流瞬间吞噬26户房屋,4公里村道、14座桥涵及水厂等基础设施毁于一旦,直接经济损失高达3300万元。灾后村庄满目疮痍,道路瘫痪、农田被毁,不少村民被迫外出谋生,不敢返乡。曾经充满生机的村落,成了人们口中的“危险沟”。
灾情发生后,黑水县将谷汝村地灾治理列为民生头等大事。在“十四五”期间,依托498万元浙江海宁东西部协作帮扶资金,系统性治理工程全面启动。浙川东西部协作机制成为谷汝村重建的关键支撑,不仅有资金保障,还带来先进理念和技术,助力村庄筑牢防灾体系。工程聚焦“源头防控、通路畅流”,新建2道拦砂坝稳固山体,修复排导渠、重建桥梁,开辟安全泄洪通道,并同步建成8公里美丽乡村路,打通村庄对外脉络。

谷汝村的治理工程不仅注重硬件建设,更创新构建了“远端监测+中间拦蓄+末端排导+户户叫醒”四级应急防汛体系,实现从“人防”到“智防”的跨越。智能预警系统的应用,让村民即使在大雨夜也能安心入睡。全链条防灾网络,使“危险沟”彻底变为“安心谷”,村民从“不敢住”转变为“放心住”。
一道道由浙川两地共同筑起的工程防线,让村民重燃返乡安居的希望。不仅解决了谷汝村眼前的灾害风险,更激发了村民的内生动力。村民从“要我建”转为“我要建”,纷纷返乡投入建设。村里修建的地灾隐患综合治理工程、幸福美丽乡村路等项目,为后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从“安居”到“富民”
安全环境的提升激活了村庄的发展活力。依托当地自然风光与藏式文化,在浙川协作机制中的市场、资金与理念支持下,山清水秀的生态本底和灾后重建形成的新村落格局,谷汝村探索出了一条“生态+旅游”的转型之路。
走进现在的芦花镇谷汝村,一幅环境优美、生机盎然的美丽乡村崭新画卷呈现在眼前,宽敞平坦的道路蜿蜒而过,两旁绿树成荫,游客们或漫步小路赏景,或围坐庭院品尝农家菜,昔日的“隐患村”已蜕变为远近闻名的“旅游村”,焕发出勃勃生机。

“自从修建了地灾隐患综合治理工程后,我们不仅在安全上有了保障,村民们也借助家门口的好山好水,纷纷修建了特色民宿,办起了农家乐,吸引了大批游客避暑度假、观光消费,让我们在家门口吃上了‘旅游饭’。”这几年村里变化,谷汝村村支部书记达尔基看在眼里,乐在心里。
截至目前,全村已发展14家民宿和农家乐,涵盖藏式风情、田园诗画等多元主题,并通过采购本地农产品和手工艺品,辐射带动全村增收。
今年双节期间,谷汝村旅游人气火爆,在“吉祥河谷农家乐”,藏式火锅的香气扑面而来,老板拉俄忙得不可开交:“这几天游客络绎不绝,自种的白菜、自养的香猪腿最受欢迎。”来自广东的游客刘女士称赞道:“美景配美食,这趟川西之旅值了!”与此同时,藏式民宿如“半山渡·悦隐”基本满客,游客围坐篝火跳锅庄,民宿老板扎西笑着说:“客人说住在这里推窗见彩林,吃的蔬菜是后院现摘的,比住酒店踏实多了。”这种体验,吸引了大量回头客。

浙川协作下的谷汝村,望得见青山、看得见绿水、留得住乡愁,从“怕雨天”到“盼游客”,从地质隐患村到农文旅融合示范村,成为推进文旅融合发展实现兴村富民的生动实践。(蔡海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