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洪市中医院:守护呼吸健康 赋能品质生活 ——第 24 个世界慢阻肺日主题活动
2025/11/21 21:14 来源:社区文化网 阅读:1259
社区文化网(苏勤 赖鑫)11 月 19 日,第 24 个世界慢阻肺日如期而至。为切实普及慢阻肺防治知识,提升群众呼吸健康素养,射洪市中医院内一科精心策划并开展系列主题活动,以专业诊疗、精准科普、技能赋能多维发力,为市民呼吸健康筑起坚实屏障。
义诊宣传
在联合义诊宣传现场,射洪市中医院携手市第三人民医院组建专家团队,开展公益义诊与健康咨询服务,针对慢阻肺预防、诊疗、康复等热点问题为市民答疑解惑;同时融入传统养生智慧,由医护人员现场带练八段锦,指导群众通过科学功法强化呼吸功能;通过发放科普手册、强化健康宣教,深度传递 “早发现、早干预” 的防治理念,让 “别让呼吸被阻” 的健康共识根植民心。

带教查房
带教查房环节亮点纷呈。内一科主任苏刚刚牵头解读《国家基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防治及管理实施指南 2025》,以权威标准规范诊疗路径;同步组织危重患者联合查房与疑难病例研讨,通过 “实战教学” 赋能基层诊疗能力,精准破解临床诊疗难题,助力提升区域慢阻肺救治水平。

科普互动
科普互动现场氛围热烈。临床经验丰富的梁杉杉主治医师、肖丽冰护师,面向住院患者及家属开展定制化科普宣讲,深入浅出解析慢阻肺防治要点;黄秋菊护士长带领大家习练八段锦,将健康指导融入互动实践,以专业且暖心的服务赢得现场一致赞誉。

此次活动兼具公益性、专业性与实用性,既为市民提供了便捷的健康服务,也搭建了医患沟通的桥梁。射洪市中医院内一科将持续聚焦呼吸疾病防治,以更优质的医疗服务守护群众生命健康,为推进健康射洪建设贡献力量。
慢阻肺健康知识科普
一、什么是慢阻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一种以气流受限为特征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与肺气肿、慢性支气管炎具有很大相关性。作为全球第三大死因,慢阻肺在我国呈现“高患病率、低知晓率”的严峻态势—中国疾控中心数据显示,40岁及以上人群患病率高达13.7%,患者总数接近1亿,而知晓率不足10%。
很多人将反复咳嗽、爬楼气喘归咎于“年纪大了”、“抽烟习惯”,却不知这正是慢阻肺的早期信号。正因为“早期症状的‘欺骗性’,让无数患者错过最佳干预时机,等到呼吸困难加重时,肺功能已不可逆损伤”。
二、哪些人是慢阻肺“高危群体”?
慢阻肺并非突然发病,长期暴露于有害因素是主要诱因。对照以下风险,若你符合2项及以上,需立即警惕:
吸烟相关人群:主动吸烟、长期吸二手烟者,患病风险是非吸烟者的2-3倍,戒烟是最有效的预防手段;
污染暴露者:长期在PM2.5超标环境活动,或室内用煤炭、柴草做饭取暖(通风不良),全球四分之一的慢阻肺病例与室内空气污染相关;
职业高危者:矿工、纺织工人、建筑工人等长期接触粉尘、化学烟雾的从业者; 特殊人群:儿童期反复呼吸道感染者、有慢阻肺家族史者,或遗传性α-1抗胰蛋白酶缺乏者。
三、慢阻肺如何诊断?
1.首先要警惕早期信号,别把“病”当“老”
慢性咳嗽咳痰:每天发作,清晨尤为明显,并非感冒或支气管炎;
进行性气短:从“爬楼气喘”逐渐发展为平地走路、穿衣洗澡都喘不上气;活动能力下降:体力明显变差,稍劳累就胸闷、乏力。
2.肺功能检查是诊断的“金标准”
钟南山院士在广州慢阻肺科普会议上强调:“肺功能检查就像给肺做‘体检’,只需用力吹气球般吹气,就能精准检测通气功能,是早期发现慢阻肺的唯一可靠方法”。国家卫健委明确倡导:40岁及以上人群或高危群体,应将肺功能检查纳入年度常规体检。
四、如何治疗呢?
慢阻肺是“可防可治”的慢性病,科学管理能显著提升生活质量。确诊后需做好这3点:
1.药物治疗:遵医嘱是核心
吸入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等是一线药物,需长期规律使用,不可症状好转就停药。医生会根据病情调整方案,确保药物直达肺部发挥作用。
2.非药物治疗:康复“组合拳”很重要
肺康复训练:太极拳、游泳(适合能自主活动者),或床上康复操(拉伸起坐、拱桥、空中踩车,行动不便者适用);
呼吸训练:缩唇呼吸、腹式呼吸,增强呼吸肌力量;
预防感染:每年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球菌疫苗,避免呼吸道感染诱发急性加重;
生活调整:彻底戒烟、远离污染环境,保证营养均衡,避免过度劳累。
3.基层医疗:慢病管理有保障
随着慢阻肺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基层医疗机构已建立全程管理体系。患者可享受定期随访、用药指导、康复评估等服务,实现“早筛-早诊-早治-长期管理” 的闭环。
别让 “呼吸不畅” 拖成大病
呼吸是生命的基础,却最容易被我们忽视。在第24个世界慢阻肺日,让我们响应 “呼吸不顺畅,当心慢阻肺”的号召—若你或家人属于高危群体,赶紧预约一次肺功能检查;若已出现相关症状,别再硬扛,及时到呼吸内科就诊。
守护呼吸健康,不仅是个人的责任,更是全社会的共识。让我们从今天开始,重视每一次“呼吸警报”,用科学防护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