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

射洪市水利局:“技防 +人防”双轮驱动!射洪市全方位提升防汛应急能力

2025/08/13 17:03 来源:社区文化网 阅读:1.1万

社区文化网(苏勤 李统文)自然灾害防治,预防是首要环节。为筑牢防汛安全屏障,射洪市积极探索“技防+人防”双轮驱动模式,通过建设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等科技手段,结合健全防汛指挥体系、强化巡查值守等人力防控措施,全方位提升防汛应急能力,为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驾护航。

科技赋能,中小流域监测预警织密防护网

近日,射洪市光华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正对古井溪水旱灾害防御决策指挥平台进行日常维护。

2022年11月,射洪市在全省率先试点建设以中小流域为单元的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古井溪流域预警系统正是试点之一。该系统由指挥中心、室外监测预警站及入户预警终端三部分构成。降雨发生时,流域内的室外监测预警站会实时采集雨量、水位数据,并同步传输至文升镇指挥中心大屏与射洪市防汛平台,为镇值班人员和市级指挥人员提供精准的雨水情参考,助力快速判定危险等级。

“我们为每个雨量站、监测点位设定了临界值,比如1小时内雨量达到35毫米,系统就会启动‘准备转移’预警;达到45毫米则触发‘立即转移’指令。指挥中心接到信号后,值班人员会第一时间通知应急小组启动相应预案。”射洪市光华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工作人员韩春林对记者介绍。

文升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宋墨海介绍,该镇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物联系统一旦发出预警,会根据预警程度立即启动对应应急预案。“应急队伍10分钟内可完成集结并打开应急救援物资仓库,20分钟内抵达灾害现场,30分钟内将可能受灾的群众转移至安全地带。”

预警信息还能直接触达群众。当流域内雨量和水位达到设定的黄、红色报警值时,数据会同步传送至农户家中的入户预警器,预警器随即发出声光警报,提醒群众及时规避山洪风险。

“我们在危险区域布设了雨量和水位预警站,通过室外预警站监测的数据传导至终端,达到临界值后,入户预警终端就会自动报警,提示住户准备转移或立即转移。”射洪市水利局水旱灾害和河湖管理股负责人勾承兵解释说。

目前,古井溪流域预警系统已设置2个水位预警站、1个雨量预警站、1个流量监测站,并为危险区域20户居民安装了入户预警器。系统以实时数据为支撑,实现了流域内山洪危险区的及时指挥、精准预警及上下游联动响应,进一步提升古井溪流域的山洪灾害防御能力。

“以前没这些设备,总担心夜里山洪突然来袭。现在安了报警器,有危险会及时通知,睡觉都踏实多了。”文升镇永安社区居民衡海龙高兴地说。

智慧升级,大数据助力预警信息“精准达”

除了针对中小流域的监测预警系统,射洪市水利局还依托天网、移动通信等数字化载体,构建起覆盖更广的智慧防汛系统。该系统共享气象监测数据,联合中国移动打造“中国移动智信精准大数据服务平台”,通过多元信息触点实现大数据精准推送,对进入风险区域的人员及时发出危险预警,确保预警信息“一个都不能少”。

“我们依托移动运营商短信发布平台,在暴雨、河道洪水来临前,向全市34个山洪灾害危险区、8个河心洲坝、4个网红耍水地定向发布风险提示短信,劝导群众和游客远离风险点位、做好防范措施。”射洪市水利局副局长柯荣介绍,这一举措让预警信息在极短时间内直达受威胁群众,极大提升了预警精准度、覆盖面和效率。

人防补位,构建“专业+群众”联防格局

在科技赋能防汛的同时,射洪市还同步强化人力防控,形成“技防+人防”双重保障。各镇村均成立防汛指挥部,明确责任人分工,安排专人包片巡查,严格落实“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核查”机制,加密对山洪灾害危险区、水利工程等重点区域的巡查频次。

同时,射洪市还提前储备编织袋、救生衣、抽水泵等防汛物资,通过宣传栏、应急演练、入户宣传等方式加强防汛避险知识普及,提升群众自救互救能力,构建起“专业防控+群众参与”的联防联控格局。



编辑:蒋欢

社区文化网